越懂数字环境越怕!北大报告:半数网民因算法束缚想逃离网络

2021-12-29 14:28作者:樊文扬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黄晓航

12月28日,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360集团发布《中国公众“大安全”感知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公众在数字环境中的安全感最弱,近四成公众担心网络中的谣言,五成公众担心在网上被骗,六成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在数字环境中有泄露的风险。同时,女性在数字环境方面的安全感普遍低于男性,而对数字环境接触不多,对网络使用频率较低的群体反而对数字环境表现出较高的信任和安全感。

六成人担心信息泄露,七成称隐私被算法“算计”

《报告》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大安全”感知调研,其中传统安全的调研范畴包括安全心理、生活环境、社会环境,非传统安全则包括数字环境和高新科技。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安全”和“安全感”?

《报告》的发布者、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在会上介绍,“大安全”由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共同构成,它既包括公众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中的安全要素,也包括网络、数据等领域的安全。

“安全感”则是指个人心理安定情绪和在外在环境中不受威胁侵害的集合,《报告》认为安全感包括心理安全和外在环境安全。

《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的整体安全感良好,其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保持信任、积极的态度,并对高新科技保持较高的信心和期待,体现出公众对科技的友善感。相比之下,公众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数字环境中安全感最弱,公众普遍对此表现出持续性的负面情绪。

具体而言,数字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程序,数据、内容和交往活动。根据《报告》,公众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隐忧最为突出,有六成公众认为自己的信息在数字环境中有泄露的风险,近七成人感到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等隐私问题被算法“算计”,近五成公众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同时,应用程序成为公众感知数字环境风险的最大来源。五成受访者担心“下载的手机客户端(App)不安全”,仅7.35%的公众认为自己使用的应用程序“非常安全”。

而在数据、内容和交往活动方面,公众的担忧程度相对较高。其中近七成表示对其账号和个人信息泄露感到担忧,五成公众担心下载的手机客户端(App)有安全隐患。此外,有五成公众担心在网上被骗,近四成公众担心网络中的谣言,仅两成公众表示担心“被黑客攻击”。

田丽强调,从前有关网络安全、数字安全的宣传基本停留在其对公众现实生活的影响上,如网络诈骗等;而对于黑客入侵这类数字生活中公众可能遭受的“看不见”的攻击,目前普遍还未形成较明确的感知。

“无论是产业互联网还是未来的数字产业化,这些‘看不见’的攻击会越来越多,可惜如今公众还未对这个问题有充分认知。”田丽在会上直言,“这也是今天报告发布的价值所在,我希望黑客、‘看不见’的网络攻击等在今后也成为网络安全宣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通过报告想向社会传达的信心。”

网络谣言话题最受关注,被提及超两万次

为了解公众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两个重点领域中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评论内容和情绪表达,《报告》还通过搜索与上述领域相关的微博热搜以及筛选出最受关注的20个相关热门话题对公众情绪展开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公众在与数据环境安全相关的话题上怀有持续的负面情绪,其中对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等关键问题的态度尤其负面。此外,公众对“网络文明”“网络谣言”“网络诈骗”和“明星和粉丝治理”四类话题的讨论度最高,提及频率均超5000条,网络谣言相关词语提及频率高达23000余次。

田丽在会上指出,上述20个热门话题大部分涉及个人隐私、程序应用安全等内容,还没有真正深入到数字安全的内核地带。“即使是这样,网民表现出来的这种负面情绪也是相当深刻的。”

她分析,当下民众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层面,即使不断有案例来为隐私、内容、行为安全这类常被媒体或舆论关注的领域进行佐证,但那些隐蔽性更强的风险却还未能引起公众足够的重视。

“或许,今天普通公众没有在回答问卷时表现出‘我很不安全’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真的具备很高的安全感——这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可能面临什么安全问题罢了。”田丽直言。

五成女性担心被偷拍,数字环境“无知者无畏”

为了解公众安全感在不同群体间所存在的差异,调查还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群体进行了特殊项目的追加测试。未成年人作为较早接触到数字服务和软、硬件产品的群体,其对数字环境风险的感知最直接,因此在数字环境中的安全感较低。

具体而言,未成年人中有七成担心账号和个人信息泄露,有六成担心下载的手机客户端(App)不安全和“在网上被骗”;有五成担心“在网上被‘人肉’或‘被黑’”及“沉迷网络”。《报告》认为,这既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数字环境中对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缺乏足够自信;也说明媒介报道与日常生活教育影响很深。

飞速发展的网络使得未成年人更长时间地暴露在数字环境中,各类网络安全措施的不完善也加深了家长对孩子处于数字环境时的安全隐忧。数据显示,家长因子女的存在而对网络产生了更多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其最担心的是孩子在网络中接触不良信息,其次为网络色情,担心程度较小的是遭遇网络暴力。

此外,由性别导致的群体安全感差异也十分突出。《报告》显示,女性的安全感普遍低于男性,尤其在社会环境和数字环境方面的差异最大,同时女性对线下的隐私安全侵害表现出极大担忧。女性群体中,有五成人担心自己“遭到偷拍或恶意监控”,更多人担心被性骚扰和性侵害。

相比于男性,女性获取安全感的条件更高,而这一点通常会由更高的收入和学历得到弥补。数据显示,学历为大专及硕士以上的男女性安全感差距较小,只有中等以上收入或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女性在生活环境中的安全感得分高于男性。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被调查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与数字环境安全感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发现,数字环境接触频率的高低与数字环境安全感的强弱之间成反比。这意味着,越是对数字环境接触不多、网络使用频率较低的人,越可能对数字环境表现出较高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例如,相对较少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的安全感高于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群体的安全感高于硕士及以上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的数字安全感知均分比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无业者等群体更低。

田丽分析,在数字环境乃至整个网络安全空间中都普遍存在一种“无知无畏”的现象。“相比于数字环境,公众应对其衣食住行更加熟悉,可他们反而在这个环境中的安全感更低;同样地,公众在数字环境的不同维度中也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忧虑,知道得越多就越担心,对不知道的领域反而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态度。”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