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所城的改造一直备受关注。12月28日,南都记者从大鹏所城的运营方华侨城深东集团了解到,自2016年起,华侨城深东集团跟合作伙伴一同推动所城的保护与活化工作。如今城内近千栋民居,众多文物古迹资源,21处全国重点文物建筑、11处遗址及73处未定级文物建筑,都被重新活化。

深圳大鹏所城
事实上,近年来,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如何活化古镇成为当中的难题。大鹏所城的活化利用,或许能够会破解该难题提供一系列的参考经验。
在深圳大鹏所城的南城门,有一段细节引人思考:城门中间黑色的土砖是14世纪明朝洪武年间的遗产,城门两边的红砖是1984年修补而留下,墙顶的一排黑砖则是1998年增补的。不同的墙砖跨越600余年,却浑然一体,共同呈现着历史的沧桑。修旧如旧,正是大鹏所城活化利用的灵魂所在。
大鹏所城始建于公元1394年,是深圳的“文化之根”,也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近年来通过深度挖掘、活化利用,大鹏所城的多项红色文化资源升级为备受游客喜爱的红色文旅“打卡点”。
2019年国庆期间“面世”的刘黑仔展览馆,由东门巷刘黑仔故居活化而成,纪念的是土生土长的大鹏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独立大队短枪队队长刘锦进。刘黑仔一生只有短短27载,加上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留下的史料和图片不多。展览馆巧妙地利用主题雕塑、场景投影和影视重现等手段,展现了刘黑仔一生多个传奇故事。此外,位于南门街的粮仓,活化成为海防文化体验馆。
如今,所城还相继推出了方知书院、咖啡故事馆、问山茶空间、北门文创中心、789-岛屿威士忌生活体验馆等多项文旅融合新业态,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营造出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开放文化街区,使得大鹏所城荣膺首批“深圳文化街区”之首。
新业态带旺了人气,也带来了好口碑。2019年,大鹏所城的旅游人次历史性地突破了500万。2021年2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选的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广州揭晓,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成为该批深圳市唯一代表。
华侨城深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侨城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聘请专家为大鹏所城保护与活化“号脉”,提出了“文化引领,形态、业态、文态‘三态合一’”的总体提升策略,最终实现了保护与活化两者兼顾。
事实上,在华侨城深东集团的运作下,很多古城镇经过活化,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站在人们面前。
拥有1600余年建城史的潮州古城,华侨城深东集团服务团队针对潮州市民俗特点,这个虎年春节将推出“千年神韵,大美潮州”主题2022潮州古城墙灯会活动,成为潮州城市活动新IP。作为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1条改造提升的步行街之一,广州的北京路经过大半年的修缮,于去年9月正式开街。

汕头小公园
今年6月,华侨城深东集团与越秀区属国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运营管理北京路商圈项目。在广府文化体验区,一间间老字号展示档口,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今年5月,华侨城深东集团开始运营汕头小公园文旅商综合项目,这个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也开始了自己的古城镇活化之路。

潮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