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普涨、热钱追捧之后迎来集采,中成药板块还能涨多久?

2022-01-13 17:44作者:林诗妍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中药行业在2021年年底整体迎来“高光”时刻,资本市场“涨”声一片的同时,原材料涨价、中成药集采消息同样不断。

近日,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26亿元。这是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中成药原材料涨价仅是开端?资本市场还能持续看涨吗?

微信截图_20220113174046.png

图源:湖北省医保局官网

资本市场热钱追捧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药板块股价快速上涨。据同花顺数据,中药板块指数从12月17日的3016点,上涨到12月31日的3679点,涨幅达22%。个股方面,龙津药业自12月22日以来,15个交易日12次涨停,累计涨幅190.84%;精华制药同期涨幅也已翻倍,累计涨幅101.5%;红日药业同期涨幅94.58%。

2022年刚开始,中医药板块持续走强。截至1月10日,以岭药业、亚宝药业、新天药业在今年短短几个交易日,股价上涨已超20%,更有多只中医药股出现强势涨停。杏泽资本风险合伙人胡洋告诉奥一新闻记者,由于中药本身确实带有消费属性,一些特定的中医药产品确实是不错的消费医疗产品,因此出现中药板块估值回调现象实属正常。

这一波强势上涨,还要追溯到去年年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且2021年获批上市中药新药创新高。两个政策信号,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药在2022年走势。

微信截图_20220113174403.png

图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向记者表示,中药行业上市公司近期股价上涨,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中药材价格上涨、中药集采消息以及近期国家持续颁布利好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但从政策落地到中医药行业发生实质性改变,仍需要较长时间。”

西南证券指出,从政策端看,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医保的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而且中药消费品医保免疫属性凸显。

在这一波中药企业的估值回调中,据统计,69家A股(不包括停牌的陇神戎发)中药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市值增长的有60家,增长最多的为片仔癀、*ST康美、同仁堂和广誉远。

中成药现涨价潮

2021年12月,北京同仁堂下发价格调整通知,将旗下安宫牛黄丸(3g*1丸/盒)的终端销售价格从780元提至860元,涨价幅度约为10%。今年,同仁堂产品将6个品种,共计8个品规的产品纳入到提价范围,且价格涨幅均大于10%,其中牛黄清胃丸(30g/瓶)从12元涨至19.8元,涨价幅度达到65%,是这次价格涨幅最大的同仁堂产品。

与此同时,九芝堂也向客户下发调价通知,将旗下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在内的21个品规中成药供货价或建议零售价上调,调价幅度在6%-30%不等。九芝堂表示,实施调价计划,会对公司的成本、利润、市场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调价对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但就2021年前三季度的盈利状况来看,跟进提价有利于九芝堂业绩上浮。2021年12月21日,太极集团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近期已经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上调幅度为12%。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认为,中成药OTC市场的上游原材料涨价,相关企业具有提价意愿和提价能力,有望迎来量价齐升。不过市场亦有担心,根据之前的经验,中药OTC企业在渠道上会存在明显的库存周期,从而使公司业绩产生周期波动。国海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周小刚认为,随着2015年-2016年以来药品追溯码体系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广泛实施,中药OTC企业已具备了强大的武器来追踪其产品在经销商渠道、终端药店的进销存状况,从而及时掌握渠道库存信息,并能在客观上避免渠道压库存、补库存的业绩周期变化。

中药企业转型路在何方

银河证券分析,未来中医药将面临更多控费压力,在此背景下,将倒逼中药企业转型。记者梳理发现,以云南白药为例,其确定实施“稳中央、突两翼”战略后业绩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其总营收从2005年的24.4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27.4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6%;同期,净利润更是从2.3亿元增长至55.16亿元;以岭药业则加强中医药创新药研发,去年12月其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批准其生产的治疗抑郁症的解郁除烦胶囊上市。这是以岭药业2020年至2021年两年间获批的第三个中药新药,也是以岭药业的第13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专利中药。

医药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国家出台政策要求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有望加快中药新药审批速度,减轻中药新药研发难度,中药审批制度改革利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药企业。

除此之外,不少中医药企业也在加速“出海”进程。去年在港股上市的固生堂董事长涂志亮告诉记者,中药与西药是两种不同生物药体系,存在比较大的认知差别。要走向国际化,可以“先医后药”。“像过去针灸一样,针灸让大家看见一根针就可以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因此获得国外市场的认同。今天我们中医内科的医生走出去,用确切的疗效证明问题,那么中药就走出去了。”

对于中成药集采,史立臣认为,未来中成药集采势必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能使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另一方面将使产品价格下降。参照化学仿制药行业的集采,中成药企业也需加快转型步伐。他认为,中成药或者可向生物药等创新药领域布局,或者加大对中药产品的开发,防止出现产品单一的发展困境。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