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欧阳护华:调整高职教师考核指标,为一线教师减负

2022-01-24 17:32作者:张洁莹,林思思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当前广东省的教育水平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我们的GDP连续33年是全国第一,但教育却处于中等甚至中等偏下水平,这是广东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广东省两会期间,围绕着广东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教师考核体系、青少年运动安全等话题,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欧阳护华接受了奥一新闻记者的专访。

欧阳.jpg

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欧阳护华

履职近5年,他提出十余个提案,多围绕教育领域。在特殊教育方面,他指出,特殊教育基层教师的专业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存在发表论文期刊少有对口、教育论坛和会议与基层特殊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等问题。他建议,应打造广东省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创办具有广东特色的特教期刊,扩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参与高水平学术活动的比例份额,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在高职院校教师考核体系建设、青少年运动安全方面也有建言。

提及自己的提案与履职的感受,他表示,成为省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与研究提出提案并推进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很充实。

1

谈履职:聚焦教育领域多项议题,实地调研收获良多

奥一新闻:作为省政协委员,能否谈谈您履职的感受?

欧阳护华:最大感受就是“充实”。履职近五年收获良多,特别是调研方面。作为省政协委员,我们必须要去实地考察,做扎实深入的调查调研。履职期间每年都有大型调研,由政协领导带队,我几乎每年都参加。

2018年的大调研,聚焦大湾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我们去了深圳、东莞、珠海、佛山,广州番禺,看各个地方的人事部门、大学高校、科研机构,在吸引人才尤其是海外高水平人才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019年,也就是疫情最严重的一年,来华留学生在疫情当中帮我们中国讲了很多很好的中国故事,体现我国体制优势。当年的调研聚焦在这一群体。后续我也结合调研得到的信息纳入博士培养计划。

2020年的调研关键词则是“华文教育”。广东省有许多华侨资助的学校,我们就以“华文教育”为落脚点,调研现阶段国内此类学校相关教育情况,走访江门、广州等地的学校,并提出改革方案。


奥一新闻:在当选省政协委员后,您都提过哪些提案,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欧阳护华:这些年在探索如何更好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体会比较深刻。履职期间,我自己的提案写了十几个,每年保持3-4个提案的数量。其中有一个提案是写去非洲工作的中国人需要进行相关文化培训。提出这一提案的初衷是有些中国人去非洲,因为对当地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不了解,经常发生一些文化方面的误会。这就导致一些所谓的西方精英加以利用,针对中国的企业、外交人员进行舆论攻击忽悠西方民众。这些行为甚至可能对在非的国人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安全伤害。

提案提出之后得到省领导的批示,指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一个面向非洲的人员培训中心。我带了五六个外国博士,也是培养他们为“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做相关调研。成为省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与研究提出提案并推进落地,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感觉很充实。


奥一新闻:您今年带来了什么提案?

欧阳护华:今年我主要提了三个提案。第一个是推进省内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第二个是构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考核体系,第三个是加快建设全省青少年运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我从事教育行业,关注教育领域比较多,提案也主要是围绕这个大领域。


奥一新闻:您从事教育行业多年,如何评价当前广东省的教育水平?

欧阳护华:当前广东省的教育水平与经济实力并不匹配。我们的GDP 33年来一直是全国第一,但教育却处于中等甚至中等偏下水平,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相较江苏、浙江等省份差距较大,这是广东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除此之外,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大方面。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往往是相对更差。这些年,我也参与了家庭教育法、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运动受伤救护等相关工作的推动。

2

谈特殊教育:多关注基层教师专业需求,打造学术交流平台

奥一新闻:我们了解到,广东省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教育体系。在您看来,当前广东省特殊教育发展存在怎样的问题?

欧阳护华: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但在推动我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我省特殊教育国际国内知名度、影响力方面,仍存在学术话语与我省特殊教育地位不相符,重视程度与国内先进地区不对等,教师培育与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比如说,在基层教师专业需求这一块,大量的基础教育的期刊杂志面向的是普通学校教师,很少有专门的栏目来承载特殊教育研究内容,致使许多特殊教育老师在发表文章时选择专业不对口的期刊,许多教师在论文发表时因不合格、不达标、不认可而白费心血。由于论文发表难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能力提升等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培育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教育论坛、会议基本上与基层一线教师无关,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关注、没有身份地位能参与,所以论坛和会议与基层特殊教育教师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


奥一新闻:您认为应如何推动广东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欧阳护华:在持续提升我省特殊教育国际国内知名度、影响力上,我认为可以从期刊建设切入。首先是以创办具有广东印记的特殊教育学术期刊,作为广东省在全国特殊教育出新出彩的突破口,提高学术话语。与此同时,加大策划和投入力量,举办常态化区域性特殊教育学术研讨、交流论坛、圆桌会议、国际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术研讨活动,增加参会人员中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比例份额,让一线特殊教育教师也有机会参与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期刊建设的过程也可带动促进特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对人才梯队的不断更迭补充。考虑到当前国家对创办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的资历、审批条件愈来愈严格,以及广东省特殊教育刊物建设不足、底子较为薄弱的情况客观,可以先期以创办内刊的形式先行先试。

3

谈职教考核体系:给一线教师减负

奥一新闻:今年,您也带来了关于合理构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考核体系的建议。您认为其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欧阳护华:我认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们主要存在职责任务繁重、考核体系与评价职高教师本身价值不匹配、考核体系的业务绩效偏重等问题。

首先,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除从事教学、学生管理、科研方面工作以外,还要承担教学服务工作。职责任务繁重,容易造成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而在考核体系方面,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考核管理制度多参考自本科院校,或者将其有关内容稍加修改后引入。事实上,高职院校没能充分考虑到科研平台条件相对较差、科技研发团队难以建立、高职专任教师职能角色多样、工作内容复杂等主客观方面与本科院校的诸多差异。

另外,近年来高职院校年度考核体系重业绩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重业绩的教师考核体系,会导致在工作中只要有利于自己考核评定、岗位聘任、评定职称的工作大家都去做,此外的工作都少做甚至不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


奥一新闻:您觉得,应该如何合理构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考核体系?

欧阳护华:应该正视高职教师的工作困境,给一线教师减负。我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适度调整高职教师考核指标,“减量增质”,让教师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教学、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

比如在考核体系方面,可以根据职业教育特点 “分赛道”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专长。结合有关高职院校各自定位、发展目标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教师的岗位作不同的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指标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兴趣爱好,确定个人的研究领域,将任务内化成为个人需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不能“重数量轻质量” “重科学轻技术”,要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潜心、持续、深入地从事研究。

4

谈青少年运动安全:提高运动损伤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奥一新闻:我们了解到您在青少年运动安全方面,也做了相关调研,可以分享一下调研的发现吗?

欧阳护华:我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部分送院救治的严重运动损伤,比如运动性中暑、颈椎脊椎受伤等,由于应急处理措施缺乏或者失当引起的致残或长期后遗症等严重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对广州、佛山等地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小学校的管理者、体育工作者、学校医师等从业人员普遍不具备系统化的、正确的运动损伤预防能力和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能力。全国各地的体育教育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运动损伤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国内青少年运动安全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根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发布平台显示,青少年体育运动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理等标准和规范基本缺失;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没有更新和实施。


奥一新闻: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加快青少年运动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呢?

欧阳护华:我认为,可以强化青少年运动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建议有关政府部门牵头,通过社会团体和市场主体来推动国际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先进运动医学理念,普及国际通用的运动安全实践操作,再结合我国青少年的特点吸收、融合、提升技术。

在青少年运动安全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方面,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运动安全相关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起草和发布,同时用税收、补贴、政策等多种形式切实支持社会团体和市场主体参与高质量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近日,广东省发布了国内首份青少年运动损伤应急处理规程,在青少年运动安全服务标准化领域先行一步。

体育和医疗工作者、学校管理者的相关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我建议相关监管部门研究对青少年体育运动一线的体育老师、校医、教练等的安全培训和运动防护纳入考核认证,支持青少年运动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


未来,欧阳护华表示还将继续关注教育领域的议题。他透露,将关注本科教师“内卷”现象。“现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估方式‘唯论文’倾向明显,对于有教学任务的老师而言,发论文与教书育人二者难以平衡,晋升难度大。这种评估方式很难让负有教学任务的老师收获匹配的待遇与名誉,不利于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

奥一新闻记者 张洁莹 林思思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