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广东年】麒狮献吉祥,传承暖人心

2022-02-05 10:21作者:李媛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王泽权
过年你去看舞狮、舞麒麟吗?

自古以来,广东醒狮、麒麟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过年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麒麟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狮舞送吉祥,小队员期待过春节

“过年没有醒狮是不行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地区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

“咚咚、咚咚、咚……”记者采访当天,一阵阵激烈的锣鼓声从一个院子里传出来,醒狮队员们正卖力的表演着。舞动的狮子跟随着锣鼓节奏,在高桩上做出各种特技动作,时而摇头摆尾、欢快眨眼;时而高高腾起、怒目瞪眼、开口吼叫;时而从高桩跃下,在地上翻滚、抖头逞威;时而又左顾右盼、伸懒腰打哈欠。队员们将狮子的威武勇猛、雄壮威风、嬉戏欢乐,幽默诙谐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周边围观人群的心也伴着鼓点时而紧张,时而惊奇,时而又欢乐起来。


表演舞狮的是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圳宝安新安上川黄连胜醒狮武术团,春节临近,黄连胜醒狮武术团的团员们正紧张地练习狮舞。

上川黄连胜醒狮武术团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创始者为传奇式爱国人士黄连胜师傅(1906-1984),至今已传四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出上川、河东、河西等八支团队,同时可出狮几十头,蔚为壮观。目前宝安黄连胜醒狮团有成员超300人,大部分为青少年,醒狮团声名远扬,获得过粤港澳大湾区醒狮邀请赛的高桩金奖。

第四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黄连胜醒狮团表演图

传承人黄志辉先生告诉记者,每年大年初一,狮团都会到村里各家各户拜新年,在村头表演,全村人都来看,场面相当热闹。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盖上了楼房,每家每户都住在楼里,狮团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几头狮子在院门口舞起来了。

虽然不能在每家每户门口大开大合地舞,但是我们在村口舞,在巷口舞,一头狮子在楼道里也会舞起来,给村民拜年,给他们带来好意头!”黄志辉先生说。

记者采访时发现,狮团里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小朋友也穿着练功服,同团员们一起训练。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两个小朋友大的10岁,叫黄釨敬,小的只有8岁,叫梁钊彬,他们练习舞狮也有四五年了。

看到他们如此卖力的训练,记者问他们是不是很期待过年舞狮,两人只害羞的点点头。“期待,可期待了,3个月前就吵着要过春节啦”,梁钊彬的爸爸——醒狮团梁教练大笑着替他回答。

七星狮舞拜大年

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弘扬传统文化

除了黄连胜醒狮团外,松岗七星狮舞源远流长,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岗“七星狮”保留了完整的舞狮套路,它具有文武双全的特点,武狮的主要玩法有蛇型、蜈蚣型、螃蟹型、鲤鱼型、踩砂锅型;文狮的玩法有写书法型。松岗山门村逢年过节喜庆事,奠基开张祭祀日,都少不了“七星狮”助兴。

“松岗七星狮舞”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文琰如今已84岁,是南宋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第二十六代侄孙,他8岁就开始学习狮舞,几十年如一日的练狮舞,教狮舞。他的学生遍布湖南、湖北、广西、河南、四川以及广东韶关、东莞、河源、潮州、茂名,很多学生从这里学习了狮舞后再传到别的地方,还有学生会将松岗七星狮舞传到国外,将其发扬光大。

松岗七星狮舞第二代传承人文琰在教学生、七星狮舞传统舞法

记者从文先生那里得知,“松岗七星狮舞与当地居民对文天祥的怀念有关。”根据考证,文天祥被俘后,跟随他举兵抗元的侄儿文应麟及其亲眷为避杀身之祸,流落至此并终老松岗。当地在明朝洪武年间为纪念文天祥而兴建的文氏大宗祠至今保存完好,而每年的七星狮舞表演必定要在文氏大宗祠前举行,其中蕴含了对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推崇、传承之意。

因为疫情原因,松岗七星狮舞已有两年没有在文氏大宗祠表演过了,文先生的女儿,松岗七星狮舞第三代传承人文正儿告诉记者,醒狮原名为瑞狮,意为吉祥如意,如果今年条件允许,不妨碍抗疫,文琰醒狮团还是要给村民们去拜年,为村民表演采青的。

迎祥纳福,麒麟舞广受居民喜爱

在广东,过年没有醒狮是不行的,没有麒麟也不行。广东省各地的“麒麟舞”是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逢年过节人们舞起麒麟, 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径贝麒麟队的小队员们正在训练

舞麒麟不同于舞狮,也异于舞龙,其造型为‘龙头、鹿角、蛇身、羊蹄、牛尾’,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尾,两人配合默契。”宝安第五批非遗径贝麒麟舞第四代传承人蔡玉祥介绍说,“过去,舞麒麟的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后。每年秋收农闲后就开始练习武术和舞麒麟的套路。现在,孩子们喜欢,只要有时间就会练习基本功,不停地练习,打好基础,就能伴着锣鼓和唢呐把麒麟舞得活灵活现,将麒麟的神态舞得淋漓尽致。”

记者到径贝麒麟队时了解到,径贝麒麟队于清末民初在乌石岩径贝旧村创立,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径贝麒麟队经历了解散、重组又解散的历史。麒麟舞对于径贝社区来说,象征着各个姓氏、族群、房亲之间的团结包容,和谐相处的文化。因此,径贝社区2017年再次组建麒麟队。麒麟队组建后,径贝社区党委筹备成立了麒麟队党支部,以党建带动麒麟队建设,用灵活方式推广麒麟舞艺术。

2021年初一、元宵节径贝麒麟队活动图

现在,径贝麒麟队队员众多,很受广东居民们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麒麟队最小的一对拍档,舞麒麟头的詹廷誉7岁,舞麒麟尾的蔡均宇只有5岁。

今年春节,径贝麒麟队除了在径贝社区街头巷尾表演外,也应邀参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举办的新春元宵麒狮系列活动,向居民们拜年,为居民们表演。

径贝社区的居民李先生说:“每年要看了舞狮、舞麒麟才安心。鞭炮一放,锣鼓一敲,生菜一挂,看狮子和麒麟摇头摆尾,那才叫年味儿呢!”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