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张红伟:强化企业技术研发、成果创新的政策扶持

2022-03-10 11:03作者:管玉慧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中国经济的活力,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应该如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此,奥一新闻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伟。

据了解,今年是他第10次参加全国两会。在全国人大履职期间,他围绕着增进民生福祉、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

张红伟祖籍浙江东阳,已在广东韶关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工作、生活了20多年,曾是“一个企业带活山区一个县”的典型。

如今他早已把韶关当成第二故乡。“我对乳源有感情,现在更多的还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谈履职: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


奥一新闻:您曾说过“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您的履职经历中有哪些体会?

张红伟:新时代的企业家与资本家一大区别便是,企业家是利用持有的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并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人。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处理好个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助力社会发展为己任,将个人利益、企业经营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中,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企业层面,“东阳光”一直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公司的基本价值观。公司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坚持绿色环保生产,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与其他社会公益工作。

在个人层面,我也一直坚持持续履行作为新时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从扶贫、赈灾到帮助支持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等。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我一直关注有关增进民生福祉的领域,提出过“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关于加强电动车骑行交管安全的建议”等相关建议。


奥一新闻: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已提出超过20个建议,今年重点关注的方向是?

张红伟:今年,我将在民生和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11项建议,主要包括教育改革、鼓励生育、中医药发展、完善政府采购、推行企业精益管理等方面。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盈利模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正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因此,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提高全员生产效益,必然是企业开展精益管理工作的内生动力所在。


谈“营商环境”:为企业出真招实策减负纾困


奥一新闻:20多年前您带着浙商“敢闯、创新”的精神来到广东,引领乳源东阳光从单一产品走向产业聚集发展之路。同时也见证了广东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的过程,请谈谈您的感受?

张红伟: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电子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原在长春设厂的“东阳光”因东北地区昂贵的水电费的影响,经营业绩更是雪上加霜。为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决定南下开辟新的根据地,经过多番考量,最终来到了广东韶关发展。如今的东阳光发展业绩斐然,离不开韶关市委市政府和乳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

当前,“东阳光”所在的韶关乳源享有广东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园以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仅在2021年,东阳光公司在享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后,减免资金达6000多万元,明显增加了企业资金流动性。

这些政策的落实,极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东阳光”也实实在在地享受了这些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了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持续升级。


奥一新闻: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您觉得未来广东的营商环境哪些改进空间

张红伟: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营商环境的改善:一是在综合考虑财政和企业需要的前提下,持续一定的减税降费力度,加大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对帮助企业发展、加快经济复苏具有重大意义。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的有效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也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温度”、政策的“厚度”;二是调整惠企政策,在继续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强化企业技术研发、成果创新的政策扶持,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开源节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三是出台针对高端和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免个人所得税或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引进和留住各类高端专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优势。


“产业创新”:推行企业精益管理模式


奥一新闻:作为“产业创新”的领军者,您能否分享一下东阳光在科技创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成功经验?

张红伟:企业精益变革是提升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武器之一。“东阳光”是一家多元化高科技企业。近几年,公司通过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全方面持续地优化生产、研发与销售;通过嘉奖优秀,不断鼓励技术创新;通过推行质量管理,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改进产品。才有了现在世界一流的“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腐蚀扩面新技术”和“中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箔化成技术”;才有了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化成箔、精箔、电化厂、亲水箔、氟化工、机械厂、电容器、磁性材料等骨干子公司。

因此,我建议在全国范围的企业中推行精益管理,加快推动实施精益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将精益管理纳入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同时,指导各省市政府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企业精益管理成效纳入对地方政府、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中,充分调动当地及相关企业提升企业精益管理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建标评先机制,树立企业精益管理标杆等。


奥一新闻:在全球新冠疫情与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双重冲击下,公司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又是如何应对的?

张红伟: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但是公司始终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当时公司迅速成立了疫情应急专项工作组,全面展开消杀防疫工作,实时监测员工体温和健康状况,同时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传、加强排查,并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保障,在公司全体员工的配合与努力下,将新冠疫情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最小化。

2021年,国际形势存在不稳定性,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海外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通过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全方面持续改进;坚持推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命中率;持续增强盈利能力,全力打造专业化队伍,全方位发挥产业链和产能优势,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稳定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奥一新闻:“东阳光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净利预计增加4.2亿元到5.7亿元,同比增加101%到137%。这是否说明公司业务已摆脱疫情影响,正走向复苏?

张红伟: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大宗商品上涨形势有所稳定,以及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国内市场活力逐步被激发,工业生产延续恢复态势,利润保持良好增势,企业效益状况不断向好,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同时东阳光公司内挖潜能,主动转型,通过降本增效和精益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较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体现。

但面对国内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供应链产业链不够畅通等因素,挑战依然存在,公司的效益恢复成果仍需进一步巩固。


奥一新闻:韶关是您的“第二故乡”,能否讲述一下您在广东生活的故事?

张红伟:1998年,我来到韶关乳源负责筹建公司生产基地时,乳源还相当落后,差不多落后我的家乡浙江东阳近20年。这些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交通状况,还有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但我也没有退缩过,来到乳源的第一年,我就将户口也迁了过来。现在,我一家人都生活在韶关。

来到韶关后,为了团结身边的人,鼓励他们在韶关乳源扎根、安家,除了结婚那年春节回了家之外,我每年春节都留守在乳源。连我孩子的教育也放在了韶关,而没有选择送到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我对乳源有感情,现在更多的还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自从在乳源筹建工厂以来,我一直很专注,没有想过其他东西,也感觉不到别人所说的那种艰苦。尽管身处粤北山区,也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企业走向世界,为国家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添砖加瓦。


监制:刘丽君

策划:谢江涛

统筹: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张洁莹

设计:郑柏琪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