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有一些说法,说医保支付了新冠救治和疫苗的费用,是不是对医疗费用、药品支出就减少了,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6月17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支付新冠疫苗的费用是服务于总体抗疫的要求,医保承担了特定阶段的责任,但这块是有资金保障的,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医保待遇支出,也不会影响药品目录调整的节奏,“这是可以郑重承诺的”。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
4年间医保目录总数增加325种
会上,陈金甫用一组数据介绍了医保目录目前的总体情况。
他介绍称,2018年来,在四年调整过程中,调进了500多种好药,同时调整了一些临床疗效不确定的药品,用更好疗效的、更有价值的药进行了替换。目前医保目录总体品种达到2860个,比2017年药品目录增加了325种,覆盖了临床必需的基本用药,同时体现了药品品种的优化。
新药进入医保目录时间从4-5年缩短到14个月
陈金甫称,医保局成立四年来,每年都进行一次药品目录调整,这在以往是没有的。之前基本上4-5年才调整一次,医保局成立后调整的频率较快。
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据分析,原来新药基本上需要4-5年的时间才能按规定经评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现在基本上获批后14个月左右就可以纳入医保。当然目录的调整有规范的程序,要经过专家评审,把经济性、有效性、临床价值高的,更多用于重大疾病治疗的、具有创新性的药品纳入医保目录。
4年时间帮助群众减负超3100亿元
陈金甫介绍,在四年的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对独家药品“凡进必谈”,通过谈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一共涉及250个品种,平均降价50%。按照临床用量测算,总体减轻了群众超3100亿元的费用负担。“这250种药,有很多是原来价格较高的药,现在进口的药、高价药也能够做到亲民价。”他说。
据介绍,在整个药品目录的扩大和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始终坚持临床优先、质量保障、价值创新驱动,医保药品在满足可及性、有效性的同时,促进了医药企业的价值创新。
新冠疫苗费用会影响医保正常支出?不必担心
“当然,近一段时间以来,网上也有一些说法,说是医保支付了新冠救治和疫苗的费用,是不是对医疗费用、药品支出就减少了,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会上,陈金甫强调,支付新冠疫苗的费用是服务于总体抗疫的要求,医保承担了特定阶段的责任,但这块是有资金保障的,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医保待遇支出,也不会影响药品目录调整的节奏,“这是可以郑重承诺的”。
陈金甫表示,前一段时间国家医保局已经就今年的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
“今年仍将一如既往把更多的临床急需药、重大疾病治疗药、具有显著价值的创新药,通过合规的程序纳入到医保范围,包括进口药品,如果愿意和我们谈,我们将用市场换价格,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增强百姓治疗用药的需求保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