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根治“精神内耗”,也许你只需要睡一个好觉?

2022-07-31 12:47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管玉慧
科学、营养、健康的生活理念渐成社会潮流。

7月29日,“科学 精准 多元——2022首届国民健康营养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活动现场汇集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专业媒体、消费者等群体,通过营养健康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普及健康营养知识,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共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与多元,精准化、科学化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疫情后,年轻人的焦虑和精神内耗,似乎成了一种典型时代情绪。而由此引发的失眠则进一步加剧了焦虑情绪。日刷屏的“二舅”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但并不是所有人能像二舅那样积极应对生活带来的负面情绪。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睡眠问题,找到内心的平稳?


高质量睡眠变得可遇而不可求

累却睡不着,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凌晨一点多,打开朋友圈发现还有许多网友在活跃。 “经常加班到八九点,回到家收拾好已经十一点了,这时想玩会儿手机,但越玩越精神,毫无困意……”上班族小陈说完,还附上一个表示无奈的表情包。另一边,萍萍则跟记者分享自己失眠的心路历程:“只要是团队承接了大项目,我就会精神紧张,一闭上眼睛都是工作细节和第二天的安排,常常想到凌晨。”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有38.2%的人存在睡眠问题,高于全球27%的平均水平。不少亚健康人群,其中很大一部分与睡眠质量差有关。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影响日常生活。如今,熬夜、失眠已是多数年轻人的常态。常有人抱怨: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觉特别疲累;明明很努力,却没得到想要的结果。因为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夜里辗转反侧;因为过去的失误和不如意,苦恼地难以自拔。大家习惯在报复性熬夜、焦虑失眠和佛系养生中反复横跳,未能找到改善睡眠的良方。


想要睡好觉,入睡时间有讲究

睡不好这个大难题,究竟该怎么“破”?“想要睡好觉最基础的是要改变作息习惯。睡好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睡。”中药学博士、无限极健康食品研发工程师朱颖告诉记者,“晚上的最佳睡眠时间是22点到次日6点,即使要延迟,最好不要超过23点。”据了解,午时指中午11点到13点,正是中医理论中心经循行的时间,因此,每天中午在这个时间小憩一下,可以达到静心养心的效果,以缓解旺盛的心火。而子时指的是23点到次日1点。“这是人体的生物钟,中医叫顺时养生。长期扰乱生物钟,会让人更易患病、老得更快。”

而中午小憩的时间,也是大有讲究。“午饭后20-30分钟再午睡,午睡20分钟,时间不必太长。” 在深度睡眠发生之前醒来,可以快速恢复身体能量,提高警觉度,快速、高效地投入工作,也被称作“快速充电式”午睡。朱颖博士补充道:“人如果在深睡眠阶段被叫醒,醒来之后半小时还会有轻微的头痛、全身无力的表现。”

午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质量可能会影响下午的工作状态。可一般上班族中午只能在办公室休息,那么如何才能好好午休呢?朱颖博士表示,午睡最好躺着睡,其次是靠着椅背睡,实在没有办法要趴倒睡的话,最好拿个柔软又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手臂下,以防压迫视神经和胃。


改善睡眠也有食疗方法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食物打交道,除了知道怎么做能改善睡眠之外,能不能也在吃的方面也下点功夫呢?据了解,改善睡眠也有食疗方法,需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因为什么身体问题导致失眠。朱颖博士表示,如果是心火过旺导致的失眠,可食用性寒的淡竹叶去火;如果是因脾虚而出现气血不足、失眠等情况,可服用健脾的山药、茯苓、山楂。此外,朱教授还提到了莲子能清心醒脾、促进睡眠;百合有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失眠多梦。值得一提的是,莲子和百合除了养心安神,还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行动不断推进,在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健康消费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广大群众主动关心获取营养知识、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要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最根本的在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让老百姓获得浅显易懂的专业知识,促进科学、营养、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对于健康营养,消费者的意识跟上了,知识方面却仍需要提升。”广东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陈骁熠指出,消费者首先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应不同的诉求,在自身有需要的前提下进行营养补充而不是盲目跟风;在选择营养产品时尽量选择专业品牌,使得产品品质更加有保障。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