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有六大行密集授信房企后,股份行也在积极行动。其中,兴业银行、恒丰银行与中信银行均于近期与多家房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5日,兴业银行率先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日前,该行分别与万科集团、中海地产、绿城中国、龙湖集团、滨江集团、建发地产、国贸地产、象屿地产、厦门安居控股、福州左海控股等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4400亿元。
根据协议,兴业银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集团资源,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租赁住房融资、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领域深化银企全面合作,提供综合化多元化金融服务。
兴业银行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组建工作专班,携手签约房地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因城施策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资金需求,全力支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26日晚,恒丰银行总行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恒丰银行与山东银丰集团、青岛青特集团等房地产企业达成签约意向,将在房地产开发、并购贷款、债券融资、保障性租赁住房、个人按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恒丰银行表示,始终重视与房地产企业务实合作,加大对万科、保利、越秀等全国性大型房企,以及“小而美”优质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审批开发贷项目260余个,金额超过千亿元。
恒丰银行称,后续还将开展多批全国性及区域重点房地产企业签约工作,并已制定专项管理办法、组建专职团队,加强租赁住房、保交楼、房地产项目并购等支持;持续加大对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项目支持力度,实现房地产贷款增幅超过14%。
11月28日,中信银行发布消息称,近日分别与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绿城集团、建发房产集团、华侨城集团、大悦城集团、龙湖集团、滨江集团、碧桂园集团、美的置业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中信银行将充分发挥中信集团协同资源,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重点围绕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预售资金监管保函、内保外贷等业务领域,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此前,国有六大行已经在11月23日至25日密集出手,与十余家房企签订合作协议,达成意向性融资总额超过1.6万亿元。
从银行来看,工商银行签约房企数量最多,意向授信额度也最高。具体来说,该行与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
此外,中国银行预计向10家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超6000亿元,邮储银行预计向5家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
而从房企来看,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美的置业等大型房企“最受欢迎”,分别与7家、7家、6家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南都·湾财社制图
政策面上,11月24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印发后,银保监会股份制银行部第一时间督促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快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密集开展了授信工作,实际上说明各地银行在积极落实金融16条的政策内容,也体现了信贷授信工作在持续推进。
不过,在严跃进看来,此次股份行的信贷政策和此前国有大行动作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信贷投放和区域性的房企挂钩更明显、授信的内容主要在个人购房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以及保交楼等业务,对于类似证券承销和投资方面的业务涉及不多。
“但是这也客观上有助于促进地方房企更加聚焦主营业务,扎实推进日常经营稳健推进。”严跃进表示。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团队同样指出,监管和银行出手,有助于缓解地产企业融资现金流压力,避免债务过度出清,以时间换空间,最终实现债务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