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曾因暴力抗法“出圈”的*ST大通,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问询函。此次问询函中,深交所就*ST大通三季报中5个事项发出11连问,其中,营收与净利润事项首当其冲。此外,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已连续6年为负,截至目前仍尚未聘请2022年度审计机构等事项,同样受到监管关注。
这并非*ST大通第一次收到关于财报的问询函,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多次因财报涉嫌造假被警示。
收入与净利润反向变动
*ST大通三季报显示,其收入与净利润反向变动:2022年前三季度,*ST大通实现营业收入16.99亿元,同比下滑9.58%;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39.68%。同时,*ST大通在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7.15%的情况下,坏账准备计提同比减少。
对此,深交所下发3连问,要求*ST大通解释报告期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并对营业收入下滑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应收账款大幅增长而坏账准备计提同比减少的情况作出合理说明。
另外,在*ST大通三季报中,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已连续6年为负,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1.83亿元,同比下滑71.74%。对此,深交所要求*ST大通解释其合理性并说明公司维持日常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ST大通尚未聘请2022年度审计机构。在问询函中,深交所要求其说明相关原因并充分揭示相关风险。此外,*ST大通还被要求补充披露处置子公司及政府补助的具体情况、业务的存货具体内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大通,其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收到问询函后,积极对涉及问题进行落实、分析,请广大投资者以公司公告回复信息为准。
*ST大通年内已被多次处罚
这并非*ST大通第一次收到深交所关于财报的问询函。在9月19日,深交所就曾向*ST大通发出2022年半年报问询函,涉及公司供应链业务,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不符,存在退市风险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ST大通今年以来已多次因财报涉嫌造假被警示。
今年8月,*ST大通因子公司虚增、利润总额1.62亿元,被证监会采取予以警告、责令整改并处6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措施。
更早之前,5月6日,*ST大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原因在于其2021年年报被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对此,深交所要求*ST大通逐项说明2021年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有关事项对公司影响的消除进展情况,公司是否存在终止上市风险。
另外,今年9月份,*ST大通因会计差错更正事宜、信披违规等事项,分别于9月7日、9月13日被深交所下发2张监管函。
曾是“暴力抗法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ST大通一度被称作“暴力抗法第一股”,并受到证监会点名通报。
2019年5月,深大通公告称,由于公司及实控人在证监会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未予配合,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立案调查。
具体来看,彼时证监会调查人员在深圳办公场所送达调查通知书过程中,*ST大通员工使用推搡、抓挠调查人员,抢夺、摔砸执法记录仪等暴力方法抗拒调查,致调查人员软组织损伤、手臂被抓伤、执法记录仪部分零件损毁。
该公司的此次“暴力抗法”事件也很快引发极大关注,导致公司股价一度“一字跌停”。事件发生后,时任董秘引咎辞职;当地警方高度重视,予以当事人相应处罚。深交所发文谴责深大通。
2019年7月,证监会依据《证券法》和《证券市场禁入规定》,拟对深大通给予警告,并处以六十万元罚款,对主要责任人员采取终身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