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新冠药物,结果被骗万元!警方提醒:勿轻信“内部渠道”

2023-01-16 14:12作者:马辉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不下载安装来源不明的APP,购买药品要通过正规渠道

近日,有广州市民反映,家中老人感染新冠住院,便在网上找“黄牛”购买药物,向“黄牛”转账1万元,药没拿到,却被对方拉黑。意识到受骗后,该市民向警方报了案。南都记者搜索发现,近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有类似被骗钱的遭遇。警方提醒,购药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平台,谨防诈骗分子的各种套路。

转账万元后被拉黑

据市民陈女士讲述,她的家人感染新冠住院,便依照医生开药指引,寻找托珠单抗等药物。1月7日,她在微博求助后很快收到一个“黄牛”的私信,对方称人在佛山,能够提供带有合格证明的现货,但要求添加钉钉账号沟通。添加之后,“黄牛”利用陈女士的紧迫心理,连续发来几张其他客户转账买药的截图记录,还提供了一张营业执照照片。

陈女士随后向“黄牛”转账1万元,赶到佛山线下拿货时,却发现已被拉黑。1月7日当天,陈女士在派出所报了案。目前案件已受理,正在调查中。陈女士告诉记者,此事发生后,她在微博等平台仍能见到多个“黄牛”账号活跃其间,有的还常常变换名字。

记者搜索发现,此类账号往往在求助新冠治疗药物的帖子下到处留言,宣称有辉瑞、托珠单抗、免疫球蛋白等药物,需者可私信。南都记者联系了其中几个“黄牛”账号。其中一个声称是给某售药公司引流,记者向该公司客服质询药品真伪时,对方发来原厂进货证明,却十分模糊不易辨认。另一个账号称,交钱后可以直接发货,“香港直发”。不过,对于交易安全,对方仅仅只是口头承诺。

警方提醒:切勿轻信“内部渠道”

上述陈女士的经历并非孤例。1月6日,重庆九龙公安通报了一起诈骗警情。沈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信息,称有治疗新冠的“特效药”可以购买,“内部渠道,量不多,欲购从速”。沈女士按照对方的引导,向指定账户转账4000元,然而之后对方再也没有与她联系,她也没有收到快递订单,这才意识到已上当受骗。

沈女士向派出所报案后,民警及时锁定目标账户,并为其全额追回被骗款项。据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药品的心理,先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等受害人花费重金购买后,诈骗分子立刻消失,或通过下载APP、虚假物流等方式继续实施诈骗。警方提醒,购买相关药物,请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平台或药店,不要轻易相信非专业医疗机构所谓“内部渠道”,市民可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谨防诈骗。

近日,江苏网警部门也发布了另一类诈骗案例。市民张某在手机上收到一条购买药物的信息,其根据提示下载了一款APP,填写相关信息后下单购买,过了5天快递依然没到。张某联系“客服”,“客服”却称其操作失误,需交3000元解冻金才能送达。此时,张某方才意识到被骗。网警提醒,切勿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安装来源不明的APP,购买药品要通过正规渠道。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