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这个“网红公园”将迎来重大升级改造!

2023-02-16 09:44来源:南方+编辑:申于诚

在南沙,无论是踏青郊游还是海边散步,总会想到南沙治愈系景点:南沙区大角山滨海公园。

为加快加固重点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区建设中心将在大角山滨海公园按照200年一遇防洪标准打造超级生态提,给游客带来更安全、更具品质的休闲观光体验,激发南沙滨水空间活力,体现滨海公园自然之韵,擦亮南沙城市的靓丽名片。

PART 1/

项目概况

大角山滨海公园位于南沙新区蕉东联围南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主堤堤线离岸布置,由大角山水闸东侧连接段起,蜿蜒布置于公园内,在会展中心前与滨海大道相交,后沿滨海大道北侧继续向东北方向布置,直至滨海公园北门处,为蕉东联围的一部分。

本工程包含堤防主体工程和景观工程,堤防的防潮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工程级别为1级。西与慧谷超级堤衔接,东与公园北门附近山体封闭,形成闭合的防护圈。

主要建设内容:新增绿色堤防、道路改造、生态岸线工程、配套服务设施、绿化工程和照明电气工程等。

项目计划于2023年3月份开工。

PART 2/

打造美美与共的海角会客厅

区建设中心设计以修复并保护滨水海岸为基础,以提升水安全保障为出发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将大角山打造成为生态价值的转化地、优质生活的栖息地、丝路精神的传习地,构建绿色韧性、美美与共的生态堤防。

01

让大自然做功因地制宜构建绿色柔性安全屏障

区建设中心利用“主堤 + 子堤的复合型堤防”的创新做法,“以宽度换高度”,分级消浪,尽量降低堤顶高程,并营造水生物活动区,打造游人亲水活动区。同时减少了传统堤岸因堤防过高造成的突兀感和对视线的遮挡感。

02

重构人本场所提升城市海岸活力

区建设中心以“尊重每一棵树,让大自然做设计”为设计理念,堤防尽量绕开场地大树,避让场地内的密林区域,让植物引导堤防布置。防洪墙隐于绿色景观提防之下,既满足防洪(潮)要求,还能为汛期巡视提供人行通道,同时也不会阻断密林中防洪墙内外侧生物通道。

建设中心高度重视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精心呵护我们的“绿色遗产”,让“自然”选择的堤防在公园的演替中自然流淌。

03

人与水共生共享多彩文化盛宴

根据潮水位变化在不同高程布置游憩系统,构建“一带、五点”的空间格局,利用生态堤一带串联“林隐花园”“明月潮声”“丝路长廊”“文明传习”“大地艺术”五大园区节点,打造人水共生的弹性自然景观。

林隐花园——采取低干预措施,让植物引导堤防布置,堤防消隐在密林中,以自然的智慧构架漂浮的花园。

明月潮声——以月与潮汐的相生为构思起点,以“海上升明月”为设计语言,通过丰富多变的造型地形创造生动有趣的公园景观,同时解决堤顶与现场地面存在的高差。

丝路长廊——以海丝为灵感构建多彩的花田景观,连接时空的长廊。

文明传习——以海滨广场为依托,以流动的堤防为路径,创造富有变化的跌级广场。

大地艺术——以飘落的树叶为灵感,利用微地形消化高差构筑高低起伏的大地艺术,最大保留现状植被,打造流动的大地艺术,创造南沙新的网红打卡点。

PART 3/

适地适景的“海绵”公园

在滨海公园植物景观上,区建设中心主要结合梯级花池设计,新增多种植物,整体上打造四季有花、浪漫缤纷的海岸绿化带,呈现一道靓丽的花海风景线。

在绿化、铺装、园路及配套工程中,建设中心使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以及生态植草沟等海绵设施,营造生态健康的海绵城市滨水带。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角山滨海公园堤防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南沙全体市民。

下一步,区建设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改善人居环境,不断绘就更高品位的生态画卷,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南沙旖旎滨海风光。

【来源】南沙建设中心发布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