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3年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召开。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论坛上,多位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建言献策。
广东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始终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赵青在现场介绍,2013年至2022年,我省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年进出口额从约1万亿元增长到约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8%。10年累计进出口额约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约10万亿元、进口约6万亿元。
“一带一路”国家来粤投资也在稳步攀升,年外商投资额从47亿元增长到6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约4%,10年累计在我省设立项目超960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540亿元人民币。企业“走出去”增势平稳,对沿线国家年实际投资额从3.8亿美元增长到4.2亿美元,10年累计新设立境外企业(机构)近1500家,实际投资近50亿美元。
十年来,广东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项目,广东的企业家扎根当地,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融入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当地的社会民生。华为、中兴通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信息联通,与沿线国家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传音、博达、科达等企业深耕非洲市场,不断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优质产品,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就业机会。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等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充分发挥“走出去”投资合作的载体作用,为粤企抱团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服务。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走出去”各类风险因素叠加,面临着严峻挑战,企业国际化发展道路如何走得更稳、更好,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我们将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财政资金、经贸活动等系列手段,有效引导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粤企高质量‘走出去’。”赵青表示,广东将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拓展合作新领域,开展绿色、蓝色、绿色数字经济和新能化等重点领域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的项目;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境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连接,促进贸易投资联动发展,更好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企业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中辰科建集团于2008年开始走进非洲,已在非洲投建了5座工厂、成立了9家实体公司,业务范围从当初的工程建设扩展到资源开发、国际贸易、加工制造、纺织、化工等,成为东非的侨领、卢旺达的外资示范企业。”中辰科建(广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武表示,民营企业必须打好品质牌、文化牌、公益牌,才能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出海需求旺盛,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降低出海企业的风险和成本?龚武建议,企业要努力兼顾短期风险与中长期风险;要统筹维护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要着力贯通国际规则与国内规制;要平衡企业自身安全与供应链安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是现场参会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RCEP生效后最大的好处,莫过于降低关税后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和出口机遇增多。趁着这两个利好时机,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方向,认真研究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国别关税减让情况、关税优惠政策情况,因国施策、扬长补短,抓住RCEP成员国开放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推动设计研发、信息、物流、电子商务、贸易融资等服务业发展。”阿联酋粤商会会长、广东省驻阿联酋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阿联酋中国批发城董事长张钦伟表示。
益世界网络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副总裁邓舒卉则表示,中国游戏企业在国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政策,可以进一步开拓新的“蓝海”市场。“经调研显示,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潜力较大且获客成本较低、极具潜力,为中国游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增量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机会将不断增加,这也为中国游戏企业提供了更多将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