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影《奥本海默》里,有一座荒野中从零开始建设的城市,那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科学城,改变世界的科技成果由此诞生。
80年后的中国,就在我们身边,一座对标世界一流的科学城,从无到有,成为无数新时代科学家们的梦想家园。
南方深视评,没观点不行。9月19日,是光明区挂牌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提起光明,老深圳都知道,光明有三宝,乳鸽、牛奶、玉米都挺好。
不过,新深圳人颜宁说,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她相信,光明科学城未来不仅是深圳,而且是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一个高地。
高质量、高颜值,有科学、有文化,在这座城里,我们认为,科学、生态、文化正在成为光明“新三宝”。
首先说科学。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承载着大湾区人“全村的希望”。科学家们坐得了冷板凳,做得了热研究。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穿白大褂的”科学家和“穿西装的”企业家在一栋楼,在电梯里碰到可能就能解决产学研难题。这里有基础科研的“倚天剑”,也有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屠龙刀”,创新到科学城、创业到光明区,越来越深入人心。
再来说生态。绿水青山、诗和远方,公园绿道、就在身旁。这里有279个公园,170多公里绿道,近500种野生动植物。虹桥公园、茅洲河碧道成为全国知名网红打卡地。我们每次在光明采访,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里既有一线城市的高楼大厦,又有让人沉醉的山水田园,既有国际一流的城市设计,又有亲近自然的难得体验。
最后说文化。光明是深圳最年轻的城区,也是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老地方。在光明,既可以寻根千年古村、侨乡文化,也可以体验到各类高品质的文体活动。比如,到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看话剧,去茅洲河划赛艇。文化之光不断照亮这座科学之城。
说起光明,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股精气神。有一幕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那是光明区成立初期,科学城启动区项目现场指挥部,设在一个临时铁皮大棚里,近500人集中办公、齐心作战。深圳市领导评价,再现了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激情燃烧、干劲十足的景象。
所以,我想,光明“新三宝”科学、生态、文化之外,还有一个极为珍贵的“传家宝”。那就是接下来要继续庚续并弘扬的特区精神,只要不断担当作为、激情燃烧、干劲十足,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相信深圳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