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潮玩节”来袭!到深圳最大的mall,探寻国家级非遗文化

2023-10-12 11:54编辑:黄缤

日前

龙华区「深港潮玩节」启幕

活动持续至10月结束

期间多场活动轮番登台


麒妙·艺境 | 麒麟文化主题展

近日在壹方天地C区开展

多重非遗文化带领大家体验麒妙文化主题

赏民俗文化,看祥瑞麒麟

神兽麒麟文化主题展空降壹方天地

还原龙华特色传统民俗文化

穿过由麒麟尾环绕而成的溢彩门头

开启麒麟献瑞之路

亦或是站立于画轴前

感受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历史瑰宝

扇画、剪纸、面塑、内画......

上千款非遗手工好物聚集于此

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一起到壹方天地

共度“麒”妙佳节

感受非遗之美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赤头,名曰麒麟”。一段舞麒麟,传递百年记忆,大船坑舞麒麟,早已成为龙华地方特色的代名词。


作为“深港潮玩节”的首个活动,主题展将麒麟元素融合龙华特色非遗建筑,打造龙华非遗画卷,展现无尽风采。

游·传统技艺市集,看·大船坑麒麟舞。逛·麒麟文化艺术展龙华的文化名片国家级非遗

麒妙一方,深圳非遗文化艺术节,麒麟来壹方天地了。

现场联动龙华非遗技艺,打造剪纸、糖画、内画等多个非遗摊位,在花灯影叠中开启集市上千款非遗手工好物,承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观非遗祥瑞麒麟巡游,迎接好彩头。充满未来感的机甲元素与象征龙华传统的麒麟奇妙结合,打造出兼具冲击性和互动性的机甲麒麟巡游活动,快来现场感受这份炸裂体验。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大型舞麒麟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客家民俗的典型体现,大船坑舞麒麟以“麒麟”为主要表演道具,其长约六米,披红挂绿,鲜艳夺目。

龙华壹方天地,一条街5个Mall,商业面积60万㎡,可能是龙华乃至深圳占地面积最大的商场了。这一次,联动大船坑麒麟博物馆,探寻深圳龙华国家级非遗——大船坑麒麟舞,首次以麒麟元素为主题,举办“龙华麒麟文化艺术展”,落地壹方天地C区中庭。

走进B1层中央,映入眼帘便是醒目麒麟展装置,本次“龙华麒麟文化艺术展”还原龙华特色文化,穿过由麒麟尾环绕而成的溢彩门头,开启麒麟献瑞之路,观非遗祥瑞麒麟巡游,迎接好彩头。

龙华本土元素:排屋丨古碉楼丨六角宫灯丨龙华古寺

现场各装置的设计十分用心,细节满满,龙华众多非遗元素和民宿文化标志,都在展览里一一呈现出来,如排屋、古碉楼、六角宫灯、龙华古寺等,一眼纵览龙华文化艺术长卷。现场可以看到不少市民在进行拍照留念。

逛麒妙圩· 市非遗市集  

麒麟文化展览融合龙华众多非遗元素与民俗文化,展现一场特色的麒麟文化艺术展,同时营造移步换景的主题氛围,让人们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麒妙魅力。

穿过由麒麟尾环绕而成的溢彩门头,开启麒麟献瑞之路,龙华古寺画轴徐徐展开朵朵祥云环绕,麒麟踏歌而舞送上祝福,站立于画轴前感受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历史瑰宝。看宫灯流转,赏龙华非遗。各种非遗元素齐聚宫灯之上,展现龙华非遗魅力。在这一次展览中,壹方天地将麒麟元素融合龙华特色非遗建筑,打造龙华非遗画卷,展现无尽风采。独具代表性的古碉楼、排屋与舞麒麟元素错落排列于画卷之中,麒妙点亮壹方天地。敲响龙华大鼓,振奋人心,热血传承非遗文化。

除此之外,现场还联动龙华非遗技艺打造剪纸、糖画、内画等多个非遗摊位,在花灯影叠中开启好市上千款非遗手工好物,承载着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聚集于此麒妙诉说非遗故事,欣赏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

不少市民纷纷前来龙华壹方天地打造剪纸、糖画、内画等非遗文化活动,在花灯影叠中开启集市上千款非遗手工好物,承载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


除了剪纸等非遗活动外,本次壹方天地还邀请了大船坑麒麟舞来进行非遗文化表演。2008年6月,大船坑麒麟队的“舞麒麟”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参加了深圳市纪念活动展演;2008年10月,入选广东省第二届“舞麒麟”大赛深圳片区;11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舞麒”大赛获得金奖;同时参加了广东省第二届“舞麒麟”大赛研讨会。大浪街道大船坑舞麒麟继入选为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于2011年6月又入选为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推动了大浪文艺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且弘扬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

据悉,龙华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村舞麒麟约开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麒麟舞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时间,多被记述为客家人在距今四五百年前的第四次、第五次大迁徙有关。客家人历史上有六次大的迁徙,第四次大迁徙约在明未清初到乾隆、嘉庆之际。每次迁徙,麒麟舞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大船坑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谢氏先祖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三明石壁迁徙至此繁行生息作为客家舞麒麟亦随之传承至今,并沿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祭祖、祭神、求雨、逢年过节等重要时刻,舞麒麟是必备的节目,给周遭百姓带来希望和欢乐。最初,客家人作为外来移民,是弱势群体,为了保护自己,以舞麒麟做为强身健体、凝聚族人力量的一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大船坑的麒麟舞蹈还有攻防武术的影子,共八个套路,十套拳米及十二套刀、棍、又等武术表演,完整地保留了谦恭礼让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系列动作,优美洒脱,表演丰富,深受群众喜爱。

大船坑“舞麒麟”作为当地客家人的几百年来民间传统喜庆祭奠等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该项目较全面的、完整的继承了“麒麟舞”套路和表演技法,并一代代得以传承,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岁。

最后还有包括接受赏礼红包等礼仪。全场表演时间共约50--60分钟。在表演过程中所配有的乐器主要有鼓、铜锣、铜钱顺呐。

大船坑的“舞麒麟”一般长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翁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新制作好的麒麟首先要“开光见青”-即凌晨时分在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麒麟队中最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敲锣鼓并鸣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是吉祥的象征。

大船坑“舞麒麟”基本的套路共有八段,分别如下:拜前堂一走大围(圈)--双麟会-采青-游花园-打磕睡--走大围--三拜,其中采青是最重要的表演环节。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人在尾部,配合默契,把麒麟的欢喜、快乐、愤怒、哀伤、醉酒以及磕睡、拜师等各种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壹方天地本次舞麒麟结束后,还有武术表演:首先是拳术,有拳打四方、饿虎擒分钟。狼、龙头凤尾、观音坐莲、鲤鱼戏水、猴子偷桃、海底捞月、扫堂腿仙女散花、美人照镜等套路。其次是11套单双人持械表演:棍桩、沙刃、凳桩、铁叉对尖、白手对双刀、猴棍、光把对内尖、二棍、拳另有飞铊一项已失传,表演时间约25分钟。

不少市民表示,本次壹方天地舞麒麟活动,美轮美奂,又有敦煌文化贯穿,“作为“深港潮玩节”的首个活动,主题展将麒麟元素融合龙华特色非遗建筑,打造龙华非遗画卷,展现无尽风采。”

赏民俗文化,看祥瑞麒麟。本次神兽麒麟文化主题展空降壹方天地,充分还原了龙华特色传统民俗文化。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