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的关键,是读懂中国的现代化。
12月2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正式开幕。本届会议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国际嘉宾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世界一流粤港澳大湾区等,让世界更好地读懂新时代的中国。
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现场,国创会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斯明诚接受媒体采访。

国创会中国故事研究院副院长 斯明诚
“我喜欢在短视频平台看外国年轻人聊中国”
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英国人,斯明诚在媒体采访前表示,自己希望尽量用中文来回答大家的问题。对于现在越来越多外国青年,在抖音或者小红书上等社交平台用短视频的形式,分享他们在中国的一些故事,斯明诚坦言自己最近也曾尝试在抖音平台发布一些视频,目前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大家应该会注意到一个叫‘曹操’的外国人,他经常会分享在中国的故事,我也很喜欢看。”斯明诚表示,“曹操”的视频常常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让人很有认同感。除此之外,中国人的老朋友——大山,近期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朗读中国古诗词的短视频,在斯明诚看来,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很好的交流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应该用中国式的叙事方式,还是用西方式的叙事方式?如何能够用西方人理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对于这样的讨论,斯明诚认为,他个人并不认同将中国传统的故事按西方的叙事习惯进行传达。
“我们传达中国故事的主要目标,是希望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观察生活。”在他看来,应该让更多中国年轻人以他们的方式来传递中国文化。
“中国年轻人正越来越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斯明诚在采访中分享了他20年前刚到中国上海的景象。见证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中国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程度的变化。
“如果你经常去参观中国的名胜古迹,就会看到很多年轻人都穿着汉服在拍照。”他认为,这意味着年轻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新的启发,甚至挖掘到新的时髦因素。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近些年来每当博物馆发布传统文化的演讲或者活动,报名后台在24小时内就爆满了。”他认为,中国年轻人已经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变化趋势跟中国这20年的经济发展变化一样重要,“因为这属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新的启发。”
斯明诚向记者分享了他最喜欢的中国故事——塞翁失马。“我经常跟外国朋友说,如果你要开始了解中国文化,你可以先读《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他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中国人非常独特的一种智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一旦发生了一件事情,就会立刻判断这件事的好与坏,而中国文化会将这件事情放在更长远的因果关系的背景上,这是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