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光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召开,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并对2024年进行谋划部署。
透过这份两万余字的报告,可以探见一座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向上生长,同时见证深圳北部中心的崛起路径。
过去一年,光明区向光而行,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1—11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04亿元,增长8.5%;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91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2亿元,增长13.7%;全口径税收收入242亿元。
2024年,光明区再启新程,发展动能澎湃。
加快集聚世界一流创新载体,着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培育一批技术全球领跑、并跑的种子企业集群,光明区蓄势待发。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站在2024的新起点,光明再次追“光”。
科学城的底气
这是一份“科学味”十足的报告,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成了高频词,大科学装置、“大院大所”受到了重点关注。
过去一年,光明科学城建设成效显著。
全国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投入使用。2023年,光明区开展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超20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1%,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7.16%。
建设光明科学城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人才。这里在全市率先出台海外引才专项奖励政策,实施全市首个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行动,首推“才享光明”人才综合服务平台,集聚院士团队超20支、高层次人才2500余人。
存在于空间。大湾区智能传感等新型产业社区建设全面铺开,11个“工业上楼”项目顺利开工,释放产业用地超100公顷,供给优质产业空间超400万平方米。
藏在于营商环境。光明推出“光明店小二”服务品牌,创新“园长制”“小分格”等服务举措,“拿地即开工”“光明政帮办”等服务模式,累计解决企业诉求1万余条,近半数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科学城能带来?
报告浓墨重彩提及“科学”,是用一座“科学城”,成就一座“产业城”的理念折射。
科研投入栽下的种子,在光明热土结出累累硕果。
2023年,光明区科研经济动能强劲。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突破六成,未来产业产值增长超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2000家,并入选“2023年全国工业百强区”。
过去一年,光明区培育壮大科研经济,综合实力更加雄厚。
一批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在这里诞生。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模超五百亿,智能传感器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批未来企业、龙头企业,在光明聚集。光明区未来产业企业数量增长100%,总估值超320亿元,准独角兽企业达9家。建成产业项目18个、开工25个,全年引进国药GE、西门子、海尔等优质项目超700个,项目落户数全市第二、先进制造业项目数全市第一。
从光明区的日新月异变化中不难看出,这座崭新的科学城,正成为大湾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主战场。
这里从落地建设,逐步向科学赋能迈进。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陆续投用,创新载体从建设为主,转向建设运营并进。
光明产业发展从点状发力,逐步向集群化迈进。国内外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光明产业发展从主要依靠龙头企业牵引带动,向集群化方向转变。以链主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产业集群全面跃升,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
遇见“光明未来”
细读报告可以发现,光明这片热土,不止于“科学味”,更有“烟火气”。
过去一年,光明区在经济发展之外,同样交出了一份高分的年度答卷。
在城区品质方面,城市环境更具魅力。蓝绿底色鲜明,全年贯通碧道、绿道、郊野径、远足径超350公里,山水连城新格局加快形成。科学城智慧公园等16个精品公园投入使用,明湖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交通网络畅通,13号线二期(北延)和6号线支线二期全线贯通,34条道路全线通车,新增公路里程19.4公里,改造慢行系统36.4公里。
在民生福祉方面,群众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发展量质齐升,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近1.7万座,全区中高考成绩实现五连涨;医疗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社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社会保障温暖有力,全年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超1.1万套,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77张,新增幼儿托位1027个。
在优化基层治理方面,社会局面更加和谐。平安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刑事治安警情降幅排名全市前列,平安深圳考核取得行政区成立以来最好名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现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亡人事故、自然灾害事故“三个零发生”,食品安全考核连续八年全市第一;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完善,信访绩效考核连续四年全市第一,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扎实开展,市民满意度大幅上升。
站在未来看现在,光明肩负着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历史使命,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形势面临新的变化。
站在新起点,遇见新“光明”。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相信追光而行的光明区,定能跑得更快、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