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当”引冲突,平顶山郏县如何建“可沟通型城市”?

2024-04-12 08:53作者:林诗妍来源:奥一新闻编辑:黄缤

一条打人视频,让平顶山登上热搜。

4月8日,河南平顶山市郏县长桥镇一段疑似执法人员殴打女子的视频引爆各大平台。

图片

图源:网络

奥一新闻第一时间追踪报道时发现,显示时间为4月7日9点48分左右的监控画面中,7名男子围着1名女子,其中4人身着执勤服与女子发生肢体冲突。该女子用手机在拍摄,1名男子做出拉拽衣服、箍脖子的动作,并抢夺该女子手机,其间,另一着执勤服男子用手卡住女子的脖子,拉拽其头发。冲突中,女子摔倒在地。

“你违法占地,在基本农田上搞建筑。”

“我这只是小棚,我这红薯苗马上出来了,只是临时过渡建的……”

从视频中的对话大概得知,这是执法人员针对违规建棚开展的执法行动。

当晚,平顶山郏县迅速对此事做出回应。通报指出,经初步核实,该事发生在郏县长桥镇,系长桥镇执法人员在向群众下达违法占用耕地《停工通知书》时,因沟通不当、方式方法欠妥,引发肢体冲突。

图片

图源:“郏县发布”公众号

对于上述回应,部分网友并不认同,尤其认为“沟通不当”“肢体冲突”这些词语有些避重就轻。

“多名执法人员围殴一女性村民,称其为‘肢体冲突’?”“7名大男人围殴一个弱女子,叫‘沟通不当’?”

以上意见,或源于大家基于一点共识:那就是基层执法工作无论多么艰辛,都禁止动粗,禁止蛮横,禁止无礼。因为社会阶层存在落差,底层民众要谋生,一个小棚可能就是她全家生活的来源。必须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利,我们才能真正生活在一个和平温暖的社会。

执法工作若是城市管理的血液,而违规违建只是城市的皮肤。皮肤可以清洗,血液不能污染。血液有了问题,说明整座城市肌体的免疫力有了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以违法的方式去执法,永远不会得到认同。有时候,程序公正可能会影响实质的公正,但是,正是程序的公正,才会避免公权力的滥用,才能给民众安全感,还社会公平正义。

奥一新闻梳理2024年平顶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时留意到,2023年,建成投用市县“十智融合”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乡镇“六位一体”综合治理中心,建立“一村一警一连一专员”网格落实机制,初步构建五级联动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常态化开展府院、府检联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报告也指出,一些部门、单位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意识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拿出硬招实招,全力加以解决。”

其实,对于平顶山郏县来说,当下如何破解官方与民间的“沟通不当”,建设一个“可沟通型城市”尤为迫切。城市作为贯穿历史并承载当前人类文明的主导形态,其要义正在于“沟通”,“可沟通”是城市的核心价值。

奥一新闻从公开文献了解到,“可沟通型城市”(communicative city),指其环境有利于发展出一个沟通系统,能将其居民整合到一个动态的整体中,而这个动态整体又能使居民参与公民活动并发挥各种作用,使得在流动性和稳定性之间达成平衡成为可能。

重中之重,是强调居民对城市的情感需求,以及对公共议题的参与和解决能力。这意味着,建设“可沟通型城市”固然要求城市在物理上具有更多的公共空间,但其首要要求是要创造一个更加互联和包容的环境,让信息自由流动,使所有成员都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让更广泛的观点被听到,从而改善决策过程。

一个善于沟通、倾听民意的政府,才是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坚强后盾。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