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罗:红芯十事2.0项目汇聚薪火之光 百件实事为民服务燃亮跨越之路

2024-04-24 13:49作者:林少娟 苏国锐 张金萍 梁怡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王河峰

推动燕川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工建设、推动湾区芯城人民医院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创新开展“产才融合”试点工作、建立园区企业租金公示制度、新增红“芯”巴士免费公交线路、举办燕罗街道“村BA”篮球赛事......

4月19日,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清单出炉。燕罗街道将在基础教育、全民健康、就业创业、企业服务、文体惠民、文化传承、环境提升、城市安全、交通出行、便民服务等十方面推进100件民生实事,着力夯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2022年的“群基夯实计划”,到2023年的“红芯十事”,再到今年的“红芯十事2.0”,三年时间里,燕罗街道把“红芯十事”打造成了一个令市民满意、可推广可复制的党建金字品牌,2023年“红芯十事”民生项目群众满意度达97.02%,相关做法获省市区领导批示肯定,曾两次在全市主题教育工作交流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分享,为全市唯一街道级案例。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与往年相比,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进行了迭代升级,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投票,紧扣“双招双引”中心工作,打造数字化党建平台,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助推宝安跨越。

产才融合出“新”

招贤全球高端人才,打造全区首个产才融合试点

今年2月,宝安召开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招商引资正是今年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

一直以来,燕罗都紧扣宝安中心工作,注重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作用,逐步构建起了“大招商”工作格局。

去年,燕罗举行湾区芯城招商中心揭牌仪式暨招商推介会,集中签约10个入驻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年产值达200亿元。今年,燕罗提出紧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任务,集中力量培育“双招双引”繁花。

一方面,开拓党建引领“产才融合”国际视野,协调国家级产业促进会、经济研究所、知名高校校友会等单位,搭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行业峰会交流平台。

今年3月4日—6日,燕罗约请了全国各地关注产业、投资、人才、创新等领域的多位专家,走访了华润微电子、鹏鼎控股、礼鼎科技、景旺电子、亚洲卫星通信、深圳青岛纯生等辖区企业,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等方面,给出了多条宝贵建议。


燕罗2023年“两新”党建工作总结暨党建引领“湾区芯城”招贤会

专家们的建议,也被写进了“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百件实事里。比如,结合街道产业发展、人才匹配需求,创新开展“产才融合”试点工作;落实“企业管家2.0”爱企服务行动,全年诉求办结率不低于90%。

另一方面,湾区芯城要发展,科技必须创新,而人才正是关键,必须培育招才引智沃土。

不少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都对燕罗2023年“两新”党建工作总结暨党建引领“湾区芯城”招贤会印象深刻。燕罗街道相关负责人现场招贤,发布了润鹏半导体、景旺电子、长盈精密等辖区标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最高年薪达130万元,以党建引领“双招双引”推动“湾区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燕罗将继续整合辖区优质产业资源,链接全球先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更大范围集聚“海内外投资人、海内外创业者、海内外求职者”3大群体,开展“产业出题、人才答题”高端人才招贤令等行动,搭建产才交流平台,实现燕罗湾区芯城发展成效更足、制造业家底更厚,推动民生项目更有高度。

数字党建推“芯”

展现湾区芯城魅力,制作“1+10+N”高质量短视频

群众在哪里,党建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在互联网浪潮奔涌的语境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十分重要。

与往年相比,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旨在构建并用好数字化党建平台,让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为宣传赋能,为群众服务。

燕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拟依托市级主流媒体开设“湾区芯城”视频号,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湾区芯城区位、政策、空间、产业、服务、环境等优势,提升湾区芯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视频内容从何而来?燕罗将继续发挥群众力量,向辖区市民广泛征集凸显红色燕罗、生产燕罗、生活燕罗、生态燕罗的视频素材,以及利用团队随拍或专业采集的视频素材,围绕“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制作“1+10+N”高质量短视频,即1条全面介绍燕罗简况的首发视频、10条分类讲解红芯十事十类品牌的主题视频以及N个子视频。

此外,燕罗还将把街道的党建工作,在数字化党建平台上“晒”出来,鼓励市民群众通过评论、建议的形式,参与燕罗建设和治理,提高党建工作公开透明度,搭建与基层党员群众有效沟通的双线渠道。

在燕罗街道相关负责人看来,做大做强数字化党建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体验、个性化推送的特点,方可适应时代潮流,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红芯巴士走“心”

点燃群众参与热情,推出巴士线路停靠站点投票

1月10日,2023年“红芯十事”民生项目年度总结暨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部署会启动。

会上,燕罗遴选出了10个先进集体以及10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芯城先锋、红芯达人称号。这只因燕罗意识到,“红芯十事”民生项目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干事创业的先进集体,离不开推进实施的党员干部,也离不开深度参与的广大市民。

燕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要进一步发动市民群众参与,推动问计于民、听政于民向共建共治、共乐共享转化。

2023年12月27日,“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投票启动。燕罗线上多平台推送调查问卷,发动300名党员、义工志愿者线下积极走访辖区公园、广场、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出租屋、三小场所等地,逐门逐户征集群众意见。

市民群众参与热情十分高涨,10天时间,就有13.98万人参与投票,大大超过了2022年的7.4万人,2023年8.6万人。

“2022年起,街道就以问卷的形式搜集大家的需求,街道市容市貌有了很大变化。所以今年我不但自己填了问卷,还拉上家人朋友一起填。”市民黄先生说道。

今年,燕罗创新推出了红“芯”巴士线路停靠站点投票活动。经过前期调查研究,燕罗发现同富裕工业园等片区,并未开通前往松岗公园地铁站的公交车,居民员工出行多有不便。

在与居民群众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燕罗梳理了19个线路停靠站点,4月6日,上线“红‘芯’巴士线路停靠站点投票活动”,十天时间内累计获得了25万投票。

根据市民投票情况,燕罗最终选择了12个站点,开通红“芯”一号,供市民免费乘坐,线路总长度达12.6km。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被“原汁原味”反馈到街道工作中,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在“红芯十事2.0”100件民生项目清单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正是燕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真实写照。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踏上新的“赶考”路,燕罗将继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深入调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高质量办好“红芯十事2.0”百项民生实事,不断夯实湾区芯城民生底板,为宝安打造高品质民生幸福城作出更大贡献。

燕罗街道2024年“红芯十事2.0”民生项目清单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