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楼市受省内外消费者青睐,国庆期间日均认购量较9月增长811%

2024-10-11 19:49作者:柳艳 曾子航来源:南方日报编辑:王河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旅游热、购房热两股消费热备受关注。对于深圳光明区来说,这两股热潮都刷出了存在感。经抽样调查测算,国庆期间光明区共接待游客46.21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37%。同样,随着楼市新政叠加国庆假期的多重因素,光明楼市凭借能打的性价比,也跑出了漂亮的上扬曲线,多个新房项目销售火爆。

光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属性不断增强。

从游在光明,到住在光明,这座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因为光明科学城的加持,正在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锐城区,吸引了一批批市民扎根于此,成为新光明人。

29个优质项目

满足购房者多元需求

楼市政策大礼包在国庆假期来之前接连登场:降准降息正式落地、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下调、深圳优化限购……国庆长假恰逢楼市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在多重重磅利好之下,不少人很忙。

位于深圳北部的光明区,属于深圳优化分区住房限购政策的利好范围内。这个国庆节期间,光明有29个优质在售楼盘项目,涵盖了从刚需到改善、从人才房到商品房的多种产品类型,可以满足不同家庭、不同需求的购房者。

市民徐先生就赶往光明区某楼盘考察,这是一个位于光明区凤凰城片区的新盘。此前,徐先生已在心中比对了几个区域的楼盘,综合考虑后,他决定在光明区“下注”。“这里交通方便,将来地铁13号线光明城站离楼盘就300米左右。光明科学城发展非常迅速,城市配套建设力度也很大,看好光明未来。”

光明区各在售房地产项目到访数和认购数显著增多。

像徐先生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光明区各在售房地产项目到访数和认购数显著增多,一些楼盘销售火爆,部分项目存量房源即将售罄,有的新房项目认购量较9月份激增3倍,市场信心进一步提振。

据统计,9月30日—10月7日,光明区主要在售房地产项目共来访11683批次,线下认购974套(部分暂未录入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系统),总认购量是9月整月的2.5倍,日均认购量较9月增长811%,较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增加448%;成交客户除了来自光明、南山、宝安等市内区域,还有10%来源于市外,包括香港、上海、江苏、湖南等地。光明成为市内外居民的热门选择之一。

某地产公司深圳西部片区负责人介绍,国庆节期间成交喜报频发,看房量、认购量实现了大幅增长,“楼市新政出来后,极大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光明被业内人士长期看好。”

房地产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是具有系统性、基础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自2018年光明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区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由此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楼盘发展到现在,知名房企纷纷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住房选择。这里高楼林立,从传统的住宅开发,到商业地产、文化设施,再到绿色建筑和智能家居,迅速改变着光明的城市面貌,塑造着人们的新生活方式。

区域创新力和宜居性并驾齐驱

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选择将家安在光明,除了价格优势,还有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区位优势和配套优势。

作为深圳连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门户之一,地处广深港半小时生活圈内的光明区位优势明显。

光明城站位于广深港高铁和赣深高铁交会点,其日均停靠班次已从2017年以前的7趟逐步增长至如今的48趟,客运服务能力节节攀升。今年6月15日起,光明城站日均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班次增至14趟,且早晚高峰通勤时段均有列车经停。

光明的宜居宜业城市气质,在四通八达的内外交通中日趋鲜明。未来,光明将形成“两横四纵”轨道线路格局,包括6号线、6号线支线、13号线、26号线和29号线,光明地铁进入多轨道时代。

民生“组合拳”的推出,让城市的宜居性不断升级。

在教育领域,光明区目前基础教育学位超18万个(其中学前教育学位4.6万个、中小学学位13.41万个),还有2所高水平大学,从幼儿园到大学,光明孩子可以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在医疗领域,光明区现有3家三甲医院、355家医疗卫生机构、60家社康中心,构建起“15分钟就医圈”,光明人已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光明”,今年6月正式启动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累计已签约10万余人。这里拥有各类公园279座,公园总数全市第一,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绿道、碧道、郊野径、远足径超过350公里。

光明区还正逐步构建起3区引领、多点协同的“3+X”商业发展格局,以凤凰城商圈、光明中心商圈及云谷国际商圈为引领,玉塘、马田、新湖、凤凰西、凤凰东5个区域级活力商圈以及大量社区便民服务圈协同,打造完善多元的多层级商圈服务体系。

不仅有优越的区位和配套,光明区还手握一张“王炸”: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发展超级引擎将带来一流的发展前景。

正是由于落户了大科学装置、高校、科研机构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带来了创新人才的集聚。光明科学城已集聚了50余名院士专家、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700人、科研院所人才超7400人,人才总量超18万人。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这里已集聚百亿级企业9家、上市公司35家、国高企业2151家、“专精特新”企业884家、“小巨人”企业86家。

得益于创新要素、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升级,光明已经形成“住房—人口—产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宜居宜业宜游,光明正敞开怀抱,欢迎新光明人。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