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防总发出通知,结束2024年汛期。今年入汛以来,光明区水务局依托智慧气象水务防汛调度平台进行气象监测、指令发布、感知监测、积涝处置,顺利度过4、8、9月持续性集中降雨期,成功抵御台风“马力斯”“摩羯”带来的风雨影响,各水务设施正常运行,全区未出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防汛情况总体平稳可控。
气象监测“一张网”
光明区水务局将全区划分成165个气象网格,实时显示降雨灾害风险趋势。通过对水务易涝点、河道、水库等关键参数进行5分钟级监控与预测,系统综合研判气象与水文指标,形成风险评估结果与预测。通过“气象+网格”模式,打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瓶颈,实现预警信息从大片区到小网格“一键直达”。突破空间精度1公里的逐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面雨量预报和实况分析,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平均提前43分钟,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6%,实现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为以“迅”应“汛”筑起第一道防线。
指令发布“一键达”
4月入汛以来,光明区水务局通过防汛调度平台对值班人员值守情况进行在线抽查、对现场值守人员进行视频点名,并通过“一键发送”功能,将气象预警信息,水文超警信息,应急响应信息,紧急疏散通知,工程调度信息,物资调拨信息,应急抢险通知等指令一键发送至各级责任人,实现指令发布屏对屏,打通防洪排涝指挥调度中心和一线防御人员之间指令下达障碍,提高全天候、全场景、全要素指挥作战能力。汛期累计发布各类防汛信息5000余条,各级责任人有效处置防汛隐患40余处,形成从预警到响应的全闭环管理,实现“预警”一键推送、“响应”一触即发。
感知监测“一张图”
光明区水务局依托智慧调度平台13个雨量监测点、67个河道液位计、15个水库水位计、35个电子水尺、937个视频轮巡摄像头,对辖区15座小型水库、7座排涝泵站、29条一二级支流重要断面等水务设施在线监测,实现水务设施人员值守全程可视、水位雨量实时可测、运行工况状态可查、超警情况自动报警。防御期间,累计自动接报河道超警、水位异变情况60余次,均已在线调度处置,切实提升“短平快”应急处置效能。
积涝处置“一盘棋”
光明区水务局结合防御经验及区域易涝点分布特征,梳理出31个内涝积水风险点,关联监控视频,形成内涝风险点位监控全覆盖、定位高精度、措施“三个一”。入汛以来,系统在线发现莲塘龙大桥底等积水情况共计20次,立即线上启动“叫应”机制,调拨人员、物资、车辆开展抽排处置,形成内涝积水30分钟先期处置圈。
2024年汛期已结束,光明区水务局将结合汛期使用体验及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智慧气象水务防汛调度平台功能,巩固建设成果,完善功能模块,确保在2025年汛期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