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美丽园丁”教育文化项目“金种子校(园)长”培养子项目入区指导与校际交流活动顺利开展

2024-12-30 14:56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周晓媛

喀什地区“美丽园丁”教育文化项目由深圳市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共同捐赠,喀什地区教育局、喀什市教育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为指导和受益单位,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执行,实施三年。

自2023年7月启动实施至2024年10月31日,已培训教师达32829人次,陪伴式的项目模式三年内重点培养校园长、骨干教师、新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等600余名,覆盖喀什市及塔县幼儿园、中小学及高中近280所学校。


11月3日-9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在喀什市及塔县举办了喀什地区“美丽园丁”教育文化项目“金种子校(园)长”培养子项目入区指导与校际交流活动。

为期一周的活动,旨在提升校长的专业素质,升华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金种子”校长,辐射引领喀什地区校长队伍发展。

01

专家领航 个性化专业指导

11月3-5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书记、校长徐向东分别走进喀什市第二小学、喀什市第七幼儿园、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拉齐尼小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开展规划学校发展主题作业个性化与深度指导。

徐校长对四位校园长的学校发展规划进行了个性化深度指导,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校园长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区情况修改完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就学校发展困惑与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

徐向东校长指导喀什市第二小学发展规划

徐向东校长指导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拉齐尼小学发展规划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何代明主任及相关领导参会

11月7-9日,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教研员、中国教科书评价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暴生君分别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深塔中学、喀什市第十八中学、喀什市第二十二小学、喀什市第二十七小学,开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主题作业个性化与深度指导。

暴老师依次对四位校长的文化及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点评指导,帮助校长梳理学校文化内涵及课程资源,指导校长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文化体系、搭建课程框架,并就学校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交流。

暴生君老师指导喀什市第二十二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暴生君老师指导喀什市第二十七小学

课程领导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02

同仁探讨 跨区域校际交流

11月3日-5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学前部园长邹秋芳,小学语文教师宋薇薇、常丽丽,初中语文教师满玉丽,初中英语教师王冉然,小学体育教师陈浩,组成校际交流团队分别走进喀什市第九中学、喀什市第十八中学、喀什市第二十六中学、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拉齐尼小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干乡小学、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第二中心幼儿园,开展跨区域校际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中,六位老师通过主题讲座、经验分享、上课示范、座谈研讨等方式,与校园长及学校教师深入交流课程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学科教学方法、幼小及小初衔接策略、家校协同育人、学前教育有效落实等内容,结合地区情况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专家组

(左三为学前部邹秋芳园长)参访塔县第二中心幼儿园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陈浩老师塔县塔干乡小学

体育课《队列训练》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宋薇薇老师塔县塔干乡小学

语文课《司马光》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常丽丽老师

塔县提孜那甫乡拉齐尼小学语文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展示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满玉丽老师

喀什市第二十六中学语文课《西游记》展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21年,卓越公益以其四年援疆的坚守和实践探索,坚持践行“长期援疆、精准援疆”,时刻寻找机会促成教育公益品牌项目落地喀什地区,希望助力喀什市和塔县的基础教育在乡村振兴阶段得到进一步发展。

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深圳援疆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的共同发起和捐赠下,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

项目实施一年以来,项目采取举措,和获得阶段成效,包括重点培养与辐射双覆盖、多样培训初显效果、集中培训注重辐射、五育并举资源引入、跟岗研修实地学习、信息平台资源辐射、多方资源协同助力等。

教育,作为文化润疆的重要手段,正通过多方的努力,在新疆生根发芽。

03

校园长感悟

面对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这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只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喀什市第十八中学 黄文艳

通过本次校际交流,参会教师收获颇丰,明确了困惑点的根源及解决的办法,学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提升工作中将加大对教师教研的引导和培训力度,抓好教师专业队伍的能力提升工作,关注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一线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提升积极做好服务。

——喀什市第九中学 陈贺

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中,通过习作研讨课、听课、评课,研讨等环节,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会将本次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喀什市第二十六中学 王海洋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来到我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校际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宋薇薇、王冉然、陈浩三位教师通过参观校园、课堂观摩、示范课、座谈交流等多形式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增强了学校间的友谊,还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力量提升。

——塔县塔干乡小学 汪飞

这次的指导交流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在教育领域中,变化是常态。教师们通过交流和指导,学会了如何适应教育政策、教学技术和学生需求的变化。通过教研指导和交流,教师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还能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持续发展。希望这样的指导活动能够多莅临我校指导。

——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 罗庆林

04

学科教师感悟

通过和北京专家老师交流,我在教研活动中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原来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是以公开课、评课议课、集体备课、检查资料为环节展开的,在公开课中缺乏打磨课程这一环节,公开课更多流于形式,集体备课是通过每个老师结合班级情况分享在课堂中有哪些好的做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部分有哪些,而这些备课更多体现在知识内容的讲解,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不够,教师在课堂中缺乏思考性。

——喀什市第九中学 数学教师李琦

通过听取北师大亚太学校老师的交流分享,我对“任务型教学”、“交际法教学”等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培育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实力。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增加课堂互动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也会尝试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塔县塔干乡小学 英语教师孜来花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幼小衔接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来自北京的同行和朋友,北京老师们在幼小衔接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指导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能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幼小衔接的核心要点。此次活动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塔县第二中心幼儿园 教师古拉依木

05

亚太教师感想

喀什每一所学校正门外面都在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着党的教育方针,代表着这是一个为党培养人的地方,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随时随地都要铭记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同时,本次活动让我更加见识到祖国不同地区教育的目标方向一致性和发展水平差异性,更深刻理解到不同地区教育者的教育情怀和使命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学前部园长邹秋芳

在喀什,我们分别走进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这里大多数学校,以维吾尔学生居多。但各个学校里,却有着很多来自甘肃、四川、河南等地的年轻教师。他们大多数一毕业,就来到了这里并扎根于此。他们与维族老师一起,共同致力于当地教育水平的提升,其中很多人,已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他们的到来,为当地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国通语的普及速度,为学生奠定了更好的发展前景。援助,让新疆飞速发展;教育,将成为新疆持续发展的动力。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教师常丽丽

我们在访校的几天,观摩了几节当地的课堂教学,我也被老师的教学热情深深感动。不管是喀什还是塔县,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他们都能紧跟国家教育的步伐,将新课标的理念与学生的学情相融合,而且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用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幼儿园讲故事的小朋友落落大方,三年级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初中的同学们在讲起西游记的时候头头是道......这次访校交流不仅是一次教育的探索,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它让我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改变人,也能够改变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初中语文教师满玉丽

塔县提孜那甫乡拉齐尼小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教育环境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尽管师资力量有限,但在与他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决定,将来如果有能力,我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这里的教师们,为他们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帮助。这次的经历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援疆的种子,如果未来有机会参与到新疆教育事业的支援计划中,我将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为这片土地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初中英语教师王冉然

有幸来到新疆授课,这段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背景,赋予了我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在这片高原上教学,稀薄的空气让每一次奔跑和跳跃都变得更加艰难。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见证了学生们对于体育的无限热爱和坚韧不拔。他们的坚持和勇气,是对体育精神最美的诠释。在这里,我也见证了老师们的努力。他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保护自己,如何识别和应对高原反应,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在这片高原上,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将体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他们在操场上的汗水,他们在交流活动中的热情。这些经验,无疑将丰富我的教学生涯,成为我宝贵的教学财富,会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小学体育教师陈浩

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了三年级《司马光》一课。三十个字的小古文对于他们来讲难度不小。从读音开始,我一遍遍范读,一句句带读,孩子们一句句跟着,一次次尝试,渐渐领会了古文句读的乐趣,感受着言简义丰的语言魅力。他们的发言大胆起来,表达也更加自信。这次活动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边疆小学教师们的用心鼓舞了我,边疆孩子们的纯真和善良给我带来了无限感动。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教师宋薇薇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源《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公众号

关于我们

卓越集团公益基金会是由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经深圳市民政局于2022年4月11日批准、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以“关心社会福祉,共筑卓越人生”为宗旨,业务范围包括扶贫济困、助学、恤病、救灾、扶老、助医。目前,卓越公益已有“卓越心•疆爱行”“卓越心•教育行”“卓越心•公益行”“卓越心•善在行”四大公益系列项目,公益足迹覆盖了新疆、西藏、甘肃、江西等省市自治区的欠发达地区及灾区。未来,基金会将深刻践行“因卓越而公益,因公益更卓越”的理念,协同社会各界公益资源力量,在推动乡村振兴、教育改善及公益土壤培育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实现共筑卓越人生。

* 推广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