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被迫“走车道”、车辆出行拥堵、违停车占道半年未清理……日前,深圳市光明区深业颐瑞府多位业主向奥一新闻记者反映,小区周边翠辉路、狮山一街、狮山二街、狮明路等道路至今仍未移交市政管理,大量“僵尸车”违停不仅影响居民正常出行,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与生活不便。
对此,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回复奥一新闻记者称,截至7月30日,工务署及交警连续3次组织大规模清理违停,共计清理约200余辆车;包括深业颐瑞府周边道路在内,狮山片区道路均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已启动各专项验收工作,总体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

市民投诉
周边道路“卡壳”,违停车辆泛滥
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的深业颐瑞府项目于2024年底交付,项目总户数规划有924户,项目周边有狮明路、建昌路、翠辉路、狮山二街等规划中道路,且存在多个施工工地,可能存在施工噪声、扬尘等影响。
居住在深业颐瑞府的李先生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自2025年1月入住以来,周边道路一直未完成验收移交,由于道路缺乏正规的交通管理,“僵尸车”违停现象泛滥。“有的车辆长期停着不动,四周道路每天都停满了车。”

李先生称,这些长期停放的“僵尸车”占据了小区周边的道路资源,让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与此同时,紧邻工地的施工车辆也随意停放甚至占道作业,不少泥头车、工程车直接停在小区周边道路,加剧了通行困难。

据李先生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道路两侧密密麻麻停满了各种车辆,其中不乏小汽车和大型施工车辆,原本规划的人行道也被车辆占据,行人被迫在车辆中穿行。“每天上下班就是一场‘障碍赛’。”李先生表示,“尤其是早高峰,路上挤满了施工车、人流、小轿车、非机动车,家长送孩子上学都要提心吊胆。”

除了交通安全隐患,道路未移交还影响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便利。李先生表示,目前小区外几乎还是一片工地,买菜、购物都得开车到远处,有较大的出行需求,但道路上存在较多车辆占道,不少业主的车都因此被剐蹭过。

颐瑞府另一位业主林女士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自2025年初入住后,其曾多次通过“民意速办”平台反映问题,但始终未得到明确回应。“有些僵尸车一停就是半年,一直没人来处理,这些车越堆越多。”
在道路正式移交市政之前的这段过渡期,如何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和基本生活秩序,是业主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不少业主表示,由于道路未移交,交警部门无法对违停车辆进行正式贴单处罚,相关部门也难以对占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不少车辆在小区周边“钻空子”。

部门回应
已清理约200余辆违停车
对于深业颐瑞府周边道路迟迟未开通的情况,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回复奥一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狮山一街等四条道路涉及深业颐瑞府小区周边的路段已建成,但因周边项目交叉施工影响,以及社会车辆违停,导致部分交通标识标线无法完善,影响了道路的收尾及验收工作。
对于道路具体开通的时间节点,光明区建筑工务署表示,包括深业颐瑞府周边道路在内,狮山片区道路均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目前已协调区各职能部门启动各专项验收工作,同步启动绿化、保洁、路灯、地下管线及道路等各专业工程的移交工作,对接燃气、水务、供电、交警、交通、城管等各专业工程产权单位办理移交,总体计划在2025年底完成。
针对车辆违停问题,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回应中明确表示,截至7月30日,翠辉路、狮山一街、狮山二街、狮明路等道路在光明工务署及交警连续3次组织大规模清理违停,共计清理约200余辆车。

7月16日光明工务署及交警共出动15人次,清理违停车45辆。

7月19日光明工务署及交警共出动20人次,清理违停车65辆。

7月23日光明工务署及交警共出动18人次,清理违停车90辆。
目前,已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安排人员日常巡查,通过打电话提醒、张贴告知单等形式引导违停车辆驶离,并在周边路段增设交通标线、标牌、护栏设施,由交警部门进场开展管理和执法工作,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确保人行道、车行道畅通;同时住建部门协调建设单位加强对施工工程车辆的管理,减少施工车辆对交通的影响。
接办单位:光明区建筑工务署
总体评价:74分
等级评定:良
☛ 介入速度:18分
理由:
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接到投诉后,迅速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清理违停行动,共计清理约200余辆车,展现了较快的首次响应速度。然而,道路移交计划延迟至2025年底,全面介入时间较长,未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问题,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安全和生活便利。
☛☛ 处理进度:16分
理由:
工务署已启动道路收尾验收工作,并增设了交通标线、标牌和护栏设施,同时加强了日常巡查和施工车辆管理。然而,道路移交工作尚未完成,违停车辆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阶段性成果有限,处理进度未能完全满足居民的期待。
☛☛ 处理效果:20分
理由:
违停车辆清理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道路移交工作尚未完成,长期效果不佳。居民出行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治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20分
理由:
光明区建筑工务署在政策法规符合度方面表现较好,能够依法开展清理违停行动,并协调多部门合作,居民的诉求并不复杂——只希望能有一条畅通、安全、规范的出行路线。然而,道路移交和违停问题的根源未能有效解决。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表现较弱,缺乏创新性解决方案和长期治理机制,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彭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