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小区唯一通道人车混行,街道办:半个月内增设人行道

2025-11-01 08:50作者:乔锐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近日,龙华区润湖苑的居民向奥一新闻记者反映,在小区通往外部的唯一道路上,两边人行道一侧是围挡,另一侧是陶润懿峰小区的红线范围,使小区居民被迫人车混行或借道通行,新增一条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成为居民的迫切诉求。

观湖街道办表示,与陶润懿峰物业管理处沟通协调后,已拆除部分防撞柱,增设斜坡。街道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到现场勘查研究润湖苑小区出口道路西侧增设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事宜。10月28日,该路段西侧围挡部分由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拆除并增设人行道,预计半个月内完工。

居民:无路可走,从人车混行到借道通行

“在小区通往外部的唯一道路上,无论是行人、非机动车,还是婴儿车、轮椅,都时常被迫走上机动车道,人车混行,安全隐患大。”近日,龙华区润湖苑居民向奥一新闻记者反映小区出行困扰。

多位小区居民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自今年3月入住至今,“邻居们都没有一条畅通安全的人行道可以使用。”

奥一新闻记者现场走访时看到,在润湖苑小区出口处的道路,左侧是陶润懿峰小区及各类商铺,该侧人行道入口处设有多根立柱及下坡板;右侧设有围挡,仅一条机动车道可通行,围挡内并无施工迹象,记者沿围挡绕行一圈,亦未看到相关施工牌。

图片

“左侧的人行道是目前唯一可通行的道路。”一位润湖苑的居民告诉奥一新闻记者,立柱是隔壁陶润懿峰小区设立的,“设置密集立柱是不希望我们使用。在街道、社区的积极协调下,才有了新增的下坡板和出入口。”

而陶润懿峰小区的居民则指出,该道路本就属于其小区的红线范围,“隔壁小区的使用导致地砖等出现破损,反而影响了我们的通行及安全。”
对润湖苑的居民来说,从小区通往市政道路,两边人行道一侧是围挡,另一侧是其他小区的红线范围。“虽然目前可以通行,但我们担心未来陶润懿峰小区不再允许我们使用该人行道,再次无路可走。”多位受访的润湖苑居民向奥一新闻记者表示,主要诉求是希望能在围挡侧建立一条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借隔壁小区的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街道办:多方协调增设人行道,半个月内完工

就相关情况,奥一新闻记者联系属地观湖街道办。获回复称,针对润湖苑小区业主反映的小区出口道路出行难相关诉求,观湖街道相关部门及润城社区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核实情况。

观湖街道办表示,经了解,该小区出口道路东侧设置有人行道,但属于陶润懿峰小区红线范围。前期陶润懿峰物业管理处为有效控制人流与车流(电动自行车),在其小区一楼沿街商铺人行道出入口增加了防撞柱,导致润湖苑小区居民出行不便。

观湖街道办称,10月15日下午润城社区与陶润懿峰物业管理处沟通协调后,已拆除部分防撞柱,增设斜坡。10月23日,街道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到现场勘查研究润湖苑小区出口道路西侧增设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事宜;10月28日,该路段西侧围挡部分由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拆除并增设人行道,预计半个月内完工;社区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已安排工作人员轮流值守,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接办单位:观湖街道办

总体评价:89分

 

介入速度:21分

理由:观湖街道办在接到投诉后,迅速响应,于10月15日即与陶润懿峰物业管理处沟通协调,拆除部分防撞柱并增设斜坡。随后,街道办联合区相关职能部门于10月23日现场勘查,并于10月28日启动西侧围挡拆除及人行道增设工作,预计半个月内完工。街道办的响应和全面介入时间均表现优异,展现了高效的响应能力和快速的行动力。

处理进度:21分

理由:街道办在处理过程中展现了较强的执行力,完成了多个阶段性成果。处理进度整体符合预期,关键节点推进有序,体现了高效的协调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街道办在处理过程中注重时效性,确保了问题解决的稳步推进。

处理效果:24分

理由:处理措施有效缓解润湖苑居民的出行困扰,增设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显著改善居民的通行环境,安全隐患得到明显降低。问题解决的彻底性较高,新增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23分

理由:观湖街道办在处理润湖苑小区出行问题时,展现了较强的响应能力和多方协调能力。积极协调多方,通过拆除防撞柱、增设斜坡和人行道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出行难题。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乔锐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