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走访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内企业益木工坊。
由龙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媒体采风交流活动近日走进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及多家文化类企业,实地探寻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该园区现有入驻企业约230家,年产值超60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个区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两个。通过政策精准引导、空间优化升级与服务效能提升,越来越多文化创意企业选择扎根龙华,区域文创品牌影响力正逐步凸显。
走访
变身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位于龙华区龙华街道的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如今已是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该园区前身为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油松第二工业区,曾因建筑老化、功能单一、产业效率低下,难以适配龙华区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
作为龙华区“一街道一园区”首批示范项目及深圳市重大备案投资项目,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历经全面升级改造,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工业区向现代产业社区的华丽转身,为从业者打造出极具创意氛围的园林式办公环境。
历经十余年发展,园区现有入驻企业约230家,其中文创企业数量约190家,占入驻企业总数的80%左右;园区年产值超60亿元,年纳税额8000多万元,园区内企业拥有知识产权超1680项。此次活动,记者还重点走访了益木工坊、方寸文化创意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博林凯品牌策划咨询有限公司三家文化特色企业,从不同维度展现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与创新生态。
“园区以30%的高绿化率与1.28的低容积率,为企业提供了宜居宜业的办公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起从策划设计到制作落地的完善产业闭环,企业在园区内即可满足全链条需求。”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创新打造“园区+街区+社区”三区融合模式,在企业服务层面,构建起“政策-人才-法务-金融”全要素服务体系。
围绕“文化+科技”主导产业定位,以数字文化融合发展为创新方向,园区聚集了大批优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企业,并搭建设计师联合会、数字创作基地、智慧金融平台、文化产权中心四大核心平台。同时,通过精准的政策扶持,为初创企业提供补贴,有效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助力其对接优质资源,加速成长。
观察
龙华已建成17个区级以上文创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园正在撑起城市文化产业的“四梁八柱”。作为深圳文创产业的重要承载区,龙华区近年来始终将文化产业发展置于重要战略位置。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7个区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园区两个,凭借“强集聚力”的独特优势,吸引众多文化产业落地生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成为驱动文化产业重要阵地。2024年,龙华区文化产业全年营业收入约1118亿元,同比增长9.52%;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66.65亿元,增速7.2%;文化产业规上企业数量增至263家,同比增长13.8%。
不止龙华区,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统计,目前深圳拥有市级以上(含市级)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两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1家、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两家。这些园区共入驻企业超1万家,带动就业近20万人,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实现税收超15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园区服务平台建设也在不断完善。
近年来,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打造了一批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实现了各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深圳文化产业园区涵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珠宝首饰、工艺美术、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软件、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基本覆盖了深圳市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为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元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园区不仅带动了周边交通、环境条件的改善,还丰富了片区及社区文化生活,推动周边区域品质整体跃升。如今,不少园区已成为所属街道、全区乃至全市的文化名片,成为区域文化消费的热点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亮点
益木工坊:传承推广传统木工技艺 体验型业态已成文创园区一部分
走进益木工坊,各类原木整齐摆放,墙上悬挂的刨子、锯子、钻头等工具充满复古气息,车床与工作台上,未完成的木制作品与精致的木制戒指、手镯等首饰相映成趣,处处透着手工创作的温度。自成立以来,益木工坊始终致力于传统木工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每年定期走进深圳的学校、社区开展公益木艺制作活动,让越来越多青少年接触并了解这门传统手艺。每逢节假日,工坊更是成为热门打卡地,年轻人或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通过锯、刨、凿、磨等一系列工序,亲手制作木艺品,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
“在手工制作与木艺体验中感受生活与艺术,已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的新型生活方式。”益木工坊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希望通过木艺手工,让更多人放下手机,贴近材料本身,回归质朴、专注的生活状态。如今,这类体验型业态已成为文创园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1980产业园的生态多样性,也为园区内其他创意企业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方寸文化创意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园区上下游产业链完整 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以“方寸之间,创意无限”为核心理念,方寸文化创意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品牌战略、视觉识别、空间导视、互动体验、文化策展等全链条创意服务。三年前,企业选择入驻1980油松漫城产业园,背后有着多方面考量。
“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政府与园区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补贴,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空间成本,这是我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方寸文化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淼哥坦言,更关键的是园区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无论是洽谈合作,还是推进项目落地,都能在园区内快速找到适配的合作企业,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文化品牌策划设计行业竞争激烈,不仅面临本地企业竞争,同城同行间竞争也十分激烈。”淼哥表示,为应对市场挑战,企业业务已辐射至珠三角及邻近省份,未来还布局更多城市。同时,“内容+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依靠优质创意及高效落地能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深圳市博林凯品牌策划咨询有限公司 入驻以来已落地超过300个策划方案
作为文化创意领域的“老兵”,深圳市博林凯品牌策划咨询有限公司(BRAND KEYS)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曾参与深圳大鹏所城、较场尾、水头海鲜街等知名文旅项目全案策划,服务过招商蛇口、华侨城、DIOR等知名品牌,业务覆盖品牌设计、艺术景观、光影艺术及城市旧改美学等多个领域。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用艺术解决品牌、商业、文旅领域的难题,以审美驱动流量。”博林凯创始人陈丽霞介绍,自入驻1980产业园以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已落地超过300个策划方案,涵盖品牌定位、业态规划、艺术装置、主题活动策划等内容,真正将“美学”转化为生产力,为商业综合体和文旅项目赋能,让项目的颜值与质感成为吸引客流的“流量密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张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