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社区“小管家”、故事记录者、上门医生……

助力文明实践 红棉老兵志愿者各显神通

2022-05-09 00:00作者:王瑜玲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南都
  “杨班长,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您有空陪我去趟医院吗?”“杨班长,老人家上下楼梯不方便,能不能给铺个斜坡啊?”这是广州市海珠区瑞宝街杨班长红棉老兵志愿服务工作室里每天传出的对话,街坊反映的大小事情,烦心忧愁的声音都在这里汇聚

  去年底,杨献伟带领红棉老兵们为瑞宝街金碧花园一期的多栋楼宇修建了无障碍通道。居民汪叔是这项工程的提议者,他向工作室反映,由于小区建成已超过20年,部分楼层的电梯地势太高,导致一些老人、轮椅人士等上下通往电梯的台阶很不方便,希望能增设无障碍斜坡。杨献伟和红棉老兵志愿者联系物业公司通力合作,完成了方案设计、意见征询、筹措经费、安全监工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只用了一周时间,施工改造便已完成,有效改善了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前期改造的反响很好,不少其他楼栋的居民也提出了要求,我们现在一一推进,争取让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份便利。”杨献伟说道。

  据悉,2021年,杨献伟获得广州市“最美红棉老兵”荣誉称号,杨班长志愿服务工作室在2021年度红棉老兵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被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最具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白云江高镇红棉老兵志愿者:代代相传,记录当地老兵故事

  

  “我们村还有一位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健在,我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在我几岁的时候,他经常在村子里向大家反复讲起战争中经历的事情,每个人都认识他。”4月22日,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江高镇小塘村副书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欧阳效荣向记者提起了一位高龄老兵的故事。

  欧阳效荣的爷爷、舅舅和表哥都是军人,他从高中开始三次应征入伍,终于也成为了一名军人。“我对军人感觉很亲切很熟悉,所以转业回到村里负责服务退役军人的工作时,总是提醒自己要多上心。”2020年7月,江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发起成立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听闻消息的欧阳效荣马上报名参加,这支队伍最终吸纳了镇上179名退役军人。

  早在2020年8月至10月,江高镇红棉老兵志愿者和社工服务站已经入户走访,通过访问口述的方式,记录了六名老兵的故事,并整理印刷成500多本《岁月如歌——老兵故事手册》,发放给当地村民。

  猛烈的炮火连续不断地轰击着高地,子弹出膛冒出的青烟笼罩着整个战场……红棉老兵们跟随参战老兵的回忆,了解了一场场战争的严峻和残酷。他们聆听一位老兵当年驻守战场时曾唱起的歌谣,“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一位曾在枪林弹雨中负伤的老兵对他们表示,自己从不后悔年轻时的选择,鼓励青年人有机会应当去军营历练一番。

  老兵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江高镇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准备开展第二轮参战老兵走访,继续收集老兵故事,编印第二册《老兵故事》,让老兵精神和故事在江高镇进一步流传。

  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联同江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社工志愿者共同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患病退役军人。红棉老兵志愿者自发筹资,为他们送去慰问金、棉被、油、米及其他食品等共计18万元,受到当地群众赞赏。

  江高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高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在日常志愿服务中,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劝导、巡河治水等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红棉老兵常常一站就是一天,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交通安全整治中,红棉老兵志愿者在江高镇各个路口、村口的交通劝导岗上积极劝导群众在使用电动车、摩托车出行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头盔、不超额载人载物。红棉老兵志愿者为江高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区稳定贡献力量,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认可。

  

越秀红棉老兵医疗志愿服务队:退役军医下乡义诊、上门看病

  

  从事医务工作三十年以上,平均年龄超过60岁,涵盖了心血管内科、呼吸科、消化科、眼科、皮肤科等10余个专业类别……在广州越秀区,有一支这样特殊组成的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医疗分队(下简称“医疗分队”),队伍成立于2021年,志愿者成员都是退役军医,他们充分发挥医护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公益性质的基础医疗服务。

  医疗分队负责人、广州越秀军休二所所长蒋开平向记者介绍,2021年1月,医疗分队的红棉老兵志愿者们前往清远市秦皇革命老区,开展为期2天的扶贫义诊活动。20多名广州退役军医组成内科、外科、理疗、超声等医疗和护理专家团队,在当地村庄开展免费身体检查、医疗诊断、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医疗分队携带B超、心电图等各种辅助检查设备免费为村民服务,现场设置了基础体检项目、内科、骨科、消化科、心血管疾病等专科。医疗分队志愿者还现场宣讲疫情预防、冬季常发疾病预防等知识,为期两天的义诊活动共服务村民200余人次。

  2021年5月,医疗分队前往清远佛冈县石铺村,再次开展医疗服务义诊活动。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专家组副主任医师池丽庄教授是本次义诊活动的志愿者之一,她曾赴北京“小汤山”参与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被评为首都抗非典先进个人并荣获二等功。她得知义诊的消息后,不顾76岁高龄和刚刚大病初愈的身体,积极报名要求参加,希望能向当地群众普及关于呼吸科方面实用性的就诊指导和预防方法。

  原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眼科主任、原第二军医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邓金印主任更是做足了准备功夫,他特意向原工作单位借了手持裂隙灯带到现场,为眼疾患者提供精细诊查。此次义诊活动,共接待村民患者近两百人。

  “我平时腿脚不便,去一趟大医院不容易,这么多知名专家义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免费诊治很方便!”一位当地患者感激地说道。不少居民患者们收到义诊的信息后,早早到场等候,有的还一整家人陪着生病的老人、小孩前来问诊。医疗分队志愿者对每一位就诊群众耐心细致解答和诊断,并提供治疗建议。医疗分队专家还给病人留下联系电话,方便专家志愿者为其开展后续的治疗。红棉老兵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贴心服务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称赞。

48小时排行

  • 站内
  • 见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