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淘宝店的网红曹县:

老板忙得没时间睡觉,哪有空管曹县火不火?

2021-06-16 00:00作者:林子沛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南都
近月以来,随着曹县小伙大硕一句“666我的宝贝”的病毒式传播,铺天盖地的曹县段子传回曹县人耳中

曹县大集镇孙庄村被评为“淘宝村”。

棺木生产车间。

云龙木雕公司的木雕展厅。

曹县丁楼村最早开网店的任庆生。

演出服商家的库房。

近月以来,随着曹县小伙大硕一句“666我的宝贝”的病毒式传播,铺天盖地的曹县段子传回曹县人耳中。情理之中逻辑之外,山东菏泽曹县接受了一场流量的洗礼。

5月下旬,南都记者来到了曹县。从南至北,多个曹县人向南都记者讲述他们为何离开又回到家乡。几十年间,外贸与电商重塑了这个鲁西南人口大县的传统与格局。一场网络造梗的狂欢中,此前寂寂无名的曹县被置于放大镜下,它与千里之外相连的脉络逐渐浮现。

  旧事

  “留在曹县 一亩地种一年也挣不到一千块”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离开曹县的往事。时任曹县劳动保障局局长郭峰曾公开表示,2005年,曹县每500到600名适龄劳动力中,在家闲着的只有4到5人。曹县输出的20万农村劳动力,平均每人每月务工收入只有700至800元,接近许多城市当时的最低工资标准。

县里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不足5%,正是廉价的原因。可是“像曹县这样的欠发达县,更不可能完全通过政府扶持,来完成对农民工的培训。”郭峰说。

2000年的暑假,怀揣着来源于电视的白领梦想,16岁的王逢青第一次乘招工的车离开六湾村。他在青岛的建筑工地上和砂灰,一人负责二十多堆,累得干不下去,找到一个机械厂,成为最底层的工人,每天上压力机打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有六七个工人在那个岗位上“把手打没了”。

那时候,每天从曹县发往北京、天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济南的车有十几个班次。比王逢青年长的同乡任庆生也在走南闯北。

任庆生坚持在建筑工地打工,说不定哪年去哪个地方,收入依然微薄,但总好过留在曹县。丁楼村里没什么自然资源,又人多地少,一亩地种一年也挣不到一千块钱。

后来的大集镇领导曾回忆:“任庆生过去穷到什么程度呢?当年他给自己家买一匹掩门的布,52块钱,都只能在村头赊账。而就这52块钱,他整整欠了3年才还清。”

6年之后,嫁到曹县的张慧第一次到大集乡报到。前脚刚到,一定要重新考出去的念头就冒了出来。大集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农民大多种玉米、小麦或者养猪,偶尔能看到一群青山羊从田埂边路过。宽5米的“主干道”上,并没有路灯。

张慧被分配在乡里的党政办公室工作,“第一印象就是落后。”乡里的年轻人很少,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儿童和妇女,“我那时候年纪小,刚结婚,心想:‘唉,怎么来了这个地方’”。

  新生

  为寻求低成本 日本殡葬企业牵线曹县

曹县最早引人瞩目的产业之一,来源于一门百年以来自产自销、看似没落的手艺。

2000年,在曹县县城以南半小时车程的孙老家镇李庄村,工人将比人还高的原木立起,锯开,放线,断料,组装框架,做龙骨,冷压,黏合,裁边。布棺切布,木棺封边。

48小时排行

  • 站内
  • 见报

    广告ADs